「真想念Christopher Bailey的Burberry時代。」
「無法想像沒有Phoebe Philo的Céline,極簡時代的告終了……」
近兩、三年,時尚界所傳出的眾多離職消息中,要數效忠於品牌17年的Christopher Bailey,以及當了10年Céline創意總監的Phoebe Philo。「老將」的離開,「新官」的加盟,大眾反應是如何?憑Céline與Burberry換logo之舉動,有人對改朝換代抱有期待,但更多人是慨嘆,甚至認為品牌「回不去光輝時代」。當大家議論紛紛之際,我忽然想起了另一個人—被說是這股離職潮的開端之一,在Dior逗留了三年多,現在轉戰Calvin Klein的Raf Simon。
腦海浮現了他,也許因為最近把Dior and I再看一遍。這套於2014年上映的時尚紀綠片,拍攝了Raf Simons當年由Jil Sander跳到Dior後,如何於8星期內籌備任內首場高級訂製秀。《紐約時報》的時裝評論家Cathy Horyn 曾指:「Raf 不是大熱人選,人們說『他是奉行簡約主義』。」能否把Dior的「新風貌」(New Look)再度革新,展現出浪漫與浮誇並重的女性化時尚,可算是Raf的最大任務。
究竟時間有多緊迫?若然公式化地去看,8個星期裡要製作54套服裝,即是平均每天要設計一套。在Dior工坊裡,大部分裁縫也身兼數職(籌備高訂的同時,也有私人訂單要處理),加上全人手縫製的關係,那時間表自然比成衣世界更緊急,更瘋狂。對Raf來說,時尚本身是一場對話。他所重視的,乃是一種雙向的溝通。如此的工作模式,迫著要在短時間內做決策,同時要處理個人品牌事務,這顯然讓他相當吃不消。壓力滿滿的Raf,在開秀前也忍不住流下眼淚。
上任後的首場天橋,Raf 所打造的「花海世界」,總被說能列入Dior的經典時刻。同樣在這三年半裡,他為品牌也創造出不少新設計與突破。但最終選擇分手,外界普遍認為是籌備時間不足所致。但Raf的左右手Pieter Mulier於紀錄片裡的這番話,或者暗示Raf的離開只是遲早問題──「這個品牌原本太多DNA了,很難再去尋找創作自由。 」
那跳槽至Calvin Klein後,情況有好一點嗎?一直以來,CK給大眾的「關注點」,也許是Justin Bieber和David Beckham的養眼內褲照。但Raf在上任後,立即為品牌來個大革新—以「局外人」的身份(指出生於比利時的他),重新塑造一種新美式時尚主義。就像是Fall 17的處女秀,他再度從藝術家Sterling Ruby吸取靈感,並以混色丹寧與中性剪裁套裝,為品牌演繹低調而性感的美國青春。
延伸閱讀:《FABOUTIQUES|Calvin Klein的極簡旗艦店不見了,新造型大走彩黃風》
最新的Spring 19裡,Raf繼續強調一種美國精神。取材自電影《大白鯊》和《畢業生》,並以掠食者為主題,以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頭髮微濕的模特們,踏上了海洋之下的一片「血路」,並展現出不同的叛逆設計:解構潛水裝,模仿被大白鯊咬掉的褶裙,加入血濺的圖案,以及「畢業裝」的運用,嘗試討論社會與年青一代之間的角力。
短短幾年,成功把Calvin Klein的「俗氣」給擺脫,同時帶動品牌業績急升,難怪Raf會被稱為「救命恩人」吧!
相比起Dior,大抵Raf在Calvin Klein的發揮空間比較大吧。出生於比利時小鎮Neerpelt,在低層家庭長大,沒有令他選擇安守本份。相反,他試圖以時尚訴說社會文化與個人態度,同時尋找更多的革新與碰撞。當年在Dior,一年需要兼顧六個系列。為了趕死線,偏向「慢條斯理」的Raf只好放棄與團隊鑽研的時間,一有想法便要立即動工。別以為只是Dior才這樣!基本上,時尚界也走向了這種工作模式。但如此喘不過氣的時間表,某程度是否把創意給漸漸抹殺?
是Raf Simons也好,是Christopher Bailey也好,是Phoebe Philo也好,離職也成了既定不變的事實。不捨歸不捨,在離開的背後,無非是想為自己尋找一個更「對」的位置。
I don’t want to show clothes, I want to show my attitude, m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我不想只展示服飾,我想要展現自己的態度,過去,現在與未來。)
— Raf Simons , rafsimons.com
Reference:Dior and I. (2014). [film] Directed by F. Tcheng. France: CIM Productions., wwd & fashionista
19 Sept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