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夠答應你所愛的人,一直快樂下去嗎?筆者請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先將答案記在心中,然後花大概5分鐘時間看看這部微電影──I’m Happy, I Promise。
I’m Happy, I Promise from mimi cave on Vimeo.
I’m Happy, I Promise的故事主人翁Parker是一名看起來像30多歲的男子,他分別與三位友人展開了三段電話對話,誰知每段對話都是以朋友的「當頭棒喝」結束,揭露了主角內心的種種「深層次矛盾」。

+延伸閱讀|浮游在粉嫩與鮮紅之間,介乎女孩與女人的狀態
對話 #1
表面困境:生活使他感到難過。
解決方法:照顧自己──更加準確來說,就是做一系列的美容療程,包括每天敷三次面膜,以及重播電影《奇幻逆緣》(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深層次矛盾:對爺爺去世感到內疚。
解決方法:一切照顧自己的行為,只為掩飾爺爺去世的罪疚感。

對話#2
表面困境:生活使他傷心難過。
解決方法:瘋狂做運動,全程投入滾軸溜冰。

深層次矛盾:童年時,弟弟在滾軸溜冰場上遇上意外,他認為自己沒有做好當哥哥的責任,對於弟弟的離世感到內疚。
解決方法:做運動麻醉自己。

對話 #3
表面困境:沒有,主角形容他生活過得很好,並開始著手創辦初創企業。

深層次矛盾:一次登高時無法及時拯救兩個陌生人,眼白白看著陌生人最後因缺水而死。
解決方法:發展一門簇新而刺激的「果仁運輸」生意,企圖掩蓋這段不愉快經歷。

+延伸閱讀| 重新翻開《愛麗絲夢遊仙境》,發現當中的字謎意思深遠
三段對話中,主角Parker都是主動致電友人、向朋友們交代近況,說他「很好」。可是,當對話發展下去的時候,友人發現主角的行為不尋常,甚至是不合常理,最後友人直接詢問主角,說出他們的懷疑,揭露了主角埋藏在心中的罪惡感;主角的反應又如何? Parker三次都草草了事,以不同的理由推搪,主動提早結束對話。

對你來說,主角的反應似曾相識嗎?這些對話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它們說穿了我們內心的恐懼。面對死亡──尤其是至親的死亡,甚至是親眼目睹陌生人失去生命,我們會很容易會將對方受傷或遇害的責任歸咎於自己的疏忽和無能;這可能是事實,亦可能不是事實,正如友人們在對話中安慰Parker,叫他不用責怪自己,因為無人能預料會發生這些不幸。

+延伸閱讀|服下英國才女Phoebe Waller-Bridge這劑治癒的「毒雞湯」
為了讓自己能夠「好過一些」,人們總會像Parker一樣,選擇「對自己好一點」:送自己一趟旅行、容許自己生活暫時過得奢侈一點、希望能夠用感官的享受掩飾一切悲傷……可惜事實是,不論你敷多少塊死海面膜或是去皺金箔面膜和LED面膜、不論你給自己買多少支昂貴的按摩棒、不論你如何向事業獻身、不論你如何全程投入一項運動——甚至不惜大灑金錢購買各種裝備,甚至像主角一樣做出很多荒謬的事,說穿了,其實這一切「對自己的好」都無法彌補生命中確實發生過的傷害,因為你一直都沒有真正面對內心的創傷,也沒有真正原諒自己,跟自己復合。

「我答應你,我會快樂。」臨別前,我們總喜歡這樣囑咐對方,希望逝去的人能在離開前不帶任何牽掛;事實是,人生中有許多悲傷是連快樂的安多酚也無法逆轉,就如自編自演的Parker Seaman無法刪掉三段不停在腦海中浮現的回憶,也就如導演Mimi Cave以黑色幽默道出和諷刺現代人盲目吹捧“Self-care”和運動的風氣。

沒有任何人和事能夠保證我們會一輩子快樂,而某些傷悲就只得你一人去面對。親愛的,如果你感到難過,就容許自己難過多一會兒吧,因為不痛哭流涕過,我們都無辦法能夠踏出跟自己復合的一步。不放棄生命,但亦不麻醉生命,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來吧。
Cover photo featuring stills from I’m Happy, I Promise
同場加映
DESIGN: CHRISTY.L/HOKK FABRICA
10 September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Video Finds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