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攝影師Susan Meiselas在1970年代開始拍攝紐約王子街的意大利少女群,由她們的童年直到長大成為「女人」,整個過程都一一紀錄在她的鏡頭下。
Prince Street Girls讓我們看到在紐約的少數族裔如何自成一角、女孩子如何隨年漸長,以及王子街士紳化(Gentrification)前的面貌。
緣起
I was fascinated by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They simply liked to hang out together.
—Susan Meiselas
(譯:她們親密的關係深深吸引著我,她們總愛待在一起。)
1974年,攝影師搬到曼哈頓的王子街和勿街(Mott Street)附近,她發現自己在這個「小意大利」社區中,反而是一個「外來者」。不被容納的在美意大利人,則在這個地方聚居,互相支持。一次踏單車時,被女孩們手上的鏡子的折射光所吸引,攝影師開始和這班「王子街」女孩黨接觸,見證著她們的蛻變。
只有她們才懂得彼此的語言、生活習慣和文化,所以這班女孩的向心力很強;就像在香港的南亞裔孩子一樣,不論是在街上,還是在生命中,她們都緊緊相連,一起成長。
蛻變
By 1978 they were changing, and I wanted to capture them growing up.
──Susan Meiselas
(譯:1978年起,這班女孩開始改變了,我想拍下她們長大的過程。)
「小意大利」的女孩子不再是小孩,她們開始踏入青春期,成為妙齡少女:在公眾地方抽煙、以放蕩的姿態、布料更少的上衣,來尋找、展示自己的身體和綻放中的女性美,以往穿的球鞋都換成了高跟涼鞋。
她們的成長,王子街的士紳化
攝影師在1978年後曾離開「小意大利」到遊歷各國拍攝不同題材,重回故地後,便意識到女孩們早已告別青春,有些離開了這個區域、擁有自己的家庭,而王子街也已今非昔比。
假如侵佔王子街女孩們「童年」的,是無可避免的 「成長」;侵佔「小意大利」社區的,則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士紳化」──昂貴的商店、咖啡廳林立,攝影師依舊居於此處,身邊景物卻已不再:「很難想像,這些街道昔日是另一個模樣。」(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streets as they once were)
Feature Image Screenshot via Vimeo.
推薦給你:
Through Her Lens:愛情令人悲觀,抑或療癒──Giulia Bersani的兩種愛情攝影
Through Her Lens:加拿大攝影師Moyra Davey的作品,也讓你注視了「失焦」的非主體嗎?
生活紀實攝影鼻祖Nan Goldin: 尋找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心靈救贖
DESIGN: LAWRA/ HOKK FABRICA
4 March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