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問起筆者最喜歡的 Snapchat濾鏡(filter),應該非招牌的小狗臉莫屬,除了狗耳和鼻子可愛以外,張開口就能吐舌的效果也非常逗趣;不過筆者過了好一陣子才知道,原來我們真正愛它的原因不是「零成本」的Cosplay功能,而是它附帶的美顏效果。

所謂美顏就是把眼弄大一點、面頰窄一些、加上胭脂和長睫毛,還有替你磨滑皮膚;難怪不用管Snapchat怎樣改版更新,「狗狗吐舌」濾鏡都穩坐特效之列,其實大家打從心裡,或多或少都對自己的樣子不滿,想變得更好看。不過手機裡的你是這個樣子,鏡裡的你又是另一個樣子;要是分不清的話,很可能已經患上精神病。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醫學會雜誌・面部整形外科學卷》(JAMA Facial Plastic Surgery )發表了文章,指頻繁使用美顏App有可能會引發名為「身體畸形恐懼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的心理病。患者會將身上的微小缺陷放大,主觀認為自己很醜陋,所以追求改造原來的樣子,有可能會拒絕與他人正常交往或抓弄皮膚。

Photo via iTunes


Photo via iTunes
從前愛美的女士會拿著明星相片到整形醫生處要求跟著整,所以內地不少網紅都有一副「明星相」,范冰冰、楊冪和Angelababy都是模仿對象;不過現在的整形風已經往另一個方向吹,客人會帶著用了美肌濾鏡的相片,希望改一下顴骨、矯正鼻子,務求讓真實的自己和手機中的自己一模一樣。研究人員Tijion Esho博士創作了一個詞語──Snapchat dysmorphia(Snapchat 身體畸形恐懼症)來形容這種病。
應否整容的問題我們討論過很多次,別人再多的意見也是枉然徒勞,唯有我們自己看透改變容貌的代價,洞悉內心的想法,才能真切面對追求「美」的慾望。博士Esho指用名人的相為參考是正常的,但危險的是有患者會以為美肌後的才是真正的自己,完全脫離了現實。對,現實的你是怎樣的?戴著狗耳和狗鼻子嗎?
延伸閱讀
Social Manual:你…擁有一個Fake Instagram嗎?
【專訪】Style Asia : 整容手術誘發的設計,走進馬來西亞珠寶設計師Joanne Tan的世界
13 August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