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兩年,洛杉機The Board繼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無限鏡房間「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後,再次舉辦草間彌生:無限之鏡(Yayoi Kusama:Infinity Miorrors)特展,引來不少粉絲跑到現場朝聖。
即使入場票價不便宜(網上預訂價為$25美元),這次展覽的門票還是在幾小時內售罄,也因如此,你只有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拍照,繁忙時段更只縮短到半分鐘。遊客能憑票進入6個主題房間,欣賞這位88歲日本藝術家的60幅畫作、雕塑和一些紀錄了創作過程的檔案。
不過打開社交網站,搜尋一下關鍵字,你只會發現人們站在如星空萬花筒般的房間裡拍攝剪影的相片。
Our earth is only one polka dot among a million stars in the cosmos.
(譯:我們的地球只是一百萬顆星星之中的一個圓點。)
—草間彌生
藝術展的主題討論無限,我們又為著社交用戶追蹤人數的無盡慾望而努力;拿著手機在無窮的南瓜中找到最佳的位置,利用有限的時間不停按下拍攝鍵,然後修圖,構思Hashtag和設定地標。整個過程似乎都是人們與網絡世界的一場遊戲,你跟藝術家的交流又有多少?甚至可以問,你還記得這場展覽的名字嗎?
但無可奈何,科技的進步、社交模式的轉變,都是令藝術創作的形式和目標改弦易轍的原因;從前畫廊裡掛著「不可攝影」的告示牌,現在卻衍生出不少Made-for-Instagram(專為Instagram而設)的展覽館,我們不禁問,藝術的定義是甚麼?
且看的三藩市Color Factory和紐約的雪糕博物館,藝術家們利用花多眼亂的視覺語言,以光線、色彩和精緻的道具堆砌一個又一個拍照打卡的理想場景,慕名而來的人們在拍照以外,也能感受一下平常不會接觸到的藝術體驗,歇一歇,同時給予新晉藝術家一個讓人認識的機會——你又怎能否定這些藝術家的努力?至少他們令一些從不留意藝術的人踏進美術館。
我們已回不去,對相片的要求只會愈來愈高,網絡也成為藝術的主要傳播途徑,也許我們是時候要跳出「傳統藝術」的固有框框,讓創作得到更多的可能性;但也要謹記,藝術創作背後的意念才是重點,不論作為創作者還是欣賞者,也別被Instagram的正方框限制著視野。
Original cover image via wiki
同場加映
DESIGN: CHRISTY.L / HOKK FABRICA
26 October 2017, 12:00 P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草間彌生藝術Yayoi Kus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