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現在,有人更緬懷90年代──每天都在「喔噢」的ICQ 、「零修圖」的女星們,還有香港樂壇最火紅的「四大天王」。剛好「它」也是生於這個年代,更有「音樂與時尚聖經」的外號;當你打開這本雜誌時,裡面充滿了搖滾龐克的靈魂人物,可是你卻未必能容易地讀出來──「它」正是充滿視覺衝擊的實驗性雜誌Ray Gun。



Ray Gun誕生的故事
筆者知道,大家大概也從未聽過Ray Gun,但今天重看這本雜誌的內容與排版時仍能感受到那種顛覆性:大量高質素的搖滾龐克專訪與文章、照片風格科幻且前衛,並搭配著「雜亂無章」的文字排版……到底這本創新雜誌的幕後推手是誰?27年前,在洛杉磯馬里布的某間小型臥室公寓裡,執行編輯Randy Bookasta與Neil Feineman,以及負責藝術指導的David Carson正在商討著一件「大事」──製作一本設計酷帥而具生產價值、真正的音樂雜誌。比起介紹當紅的主流歌手,他們傾向以另類的搖滾龐克音樂為定位,結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支持。


把音樂與時尚結合起來
1992年的11月,Ray Gun的創刊號誕生了,而封面人物正是美國音樂人兼演員Henry Rollins。當年他是純龐克搖滾樂團Black Flag的一員,並以充滿攻擊性的「詩意歌詞」而聞名。書籍Ray Gun: The Bible of Music and Style的作者Marvin Scott Jarrett曾這樣說:「在我看來,Henry Rollins實在是太有趣了。這個小伙子不僅是另類龐克,而且還會寫詩及擁有自己的出版公司,我認為這樣很酷。」這位至今總是被遺忘的「龐克英雄」,成功登上了Ray Gun的首個封面。


在為時7年、一共74期的雜誌裡,Ray Gun曾邀請不同的音樂藝術家合作,就像是「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獨領風潮的另類搖滾樂團Sonic Youth、無人不曉的饒舌歌手Missy Elliott、 以及冰島的實驗性創作歌手Björk等。受到英國音樂時尚雜誌The Face的風格所影響,Ray Gun試圖把音樂與時尚結合起來,並進行不同的實驗性拍攝與訪問,突顯出1990年代龐克搖滾潮流的獨特性。
+ 延伸閱讀| 闊別15年,英國傳奇雜誌《The Face》終於要捲土重來

顛覆商業設計的超另類排版
說起Ray Gun,就不得不提雜誌的排版。由藝術總監David Carson所創造的「Ray Gun式美學」幾乎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視覺文化:封面可能是一個人的脖子、失焦的眼睛,雜誌內頁會上下顛倒,有的圖像會很含糊抽象,最重要是他的「殘缺字體藝術」──把所有文字進行徹底的解構,讓圖文失去基本的功能;採用密集而重疊的排版,有時文本又會採用如同亂碼般的Zapf Dingbats雜錦字體,看上去充滿了錯誤而難辨的效果。如此獨特的設計想法,也許與David Carson本人的背景有點關係。
你以為Carson是設計系的學生嗎?其實他是擁有社會學博士學位的優異生。為何他會對設計產生興趣?他以前曾在一所偏遠的私人學校教授社會學,有次無意中看到桌上的一張宣傳單張,內容是鼓勵學生參與設計研究會;對任何社會問題抱有好奇心的他,腦海裡浮現出這個問題:「到底設計能對人類社會有多大的影響?」就是這個憑空出現的問題,令他決定投身平面設計界;與其說他是設計師,不如說他把設計當成是社會實驗。

在要處理極多的訊息量之下,Carson選擇了「簡單複雜化」的設計,惹來了不少批評。有人認為他根本不懂何為設計,而整本雜誌的排版幾乎可用「亂來」兩字來概括,更說這是設計系學生的壞榜樣。面對這些批評,Carson卻毫不放在眼內,並認為這種非主流的設計是一種新型的視覺藝術,不但改變了大眾對平面設計及閱讀的看法,更想要衝擊大眾一貫的視覺審美。
創刊三年後,Carson選擇離開,並替Surfer及Beach Culture等雜誌設計,其後又被紐約國際攝影中心選為「年度設計師」。 縱使人已離開Ray Gun,但這種風格依然成為雜誌的核心美學;即使今時今日雜誌已經停刊,但仍有許多人迷戀著這本「音樂時尚聖經」。



Original cover image via Pinterest
Reading,致熱愛閱讀的你
DESIGN: CONI.L/HOKK FABRICA
25 September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