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筆者會突然好奇,到底那些天才藝術家們是怎麼度過少年時期的呢?不知道他們是否也經歷過混沌與迷茫的艱難時刻?位於北京的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正在進行《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讓我們和遠道而來的103件作品,一起回顧了畫家前三十年的創作生涯,當中更包括了他少年時期的畫作和肖像攝影。
1900年至1904年,這段時間正是畢加索步入弱冠之年之時。然而,本該意氣風發的少年卻放棄了光明溫暖的暖色調,反而創作了大量以憂鬱藍色或綠色為主的作品,這段時期更被稱為「畢加索的藍色時期」。到底背後隱藏了這位天才少年怎麼樣的情緒?
+延伸閱讀|Art for Dummies:畢加索的藍色時代
20歲的大叔?!
本次展覽分為六個部份,其中「早期畢加索」、「藍色時期」和「玫瑰時期」這三個部份會和觀眾一起探索少年畫家的內心。除了有The Man in the Hat(1895)和Plaster male torso(1893)等體現了畢加索在十幾歲時就已掌握學院派精髓的作品,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藍色時期」的一幅自畫像。


畢加索一生為自己畫了14張肖像畫,而這張則創作於1901年,正是他20歲的時候。然而,他將自己畫成了一名面容消瘦憔悴、滿臉鬍渣、身著深藍色高領大衣的男子,仿佛已經步入中年。當時,對未來充滿熱忱、懷著夢想的少年畢加索來到了巴黎,卻不幸得知好友Carlos Casagemas在巴黎自殺的噩耗;巴黎寒冷的冬季以及內心難解的抑鬱讓他的筆觸變成了憂鬱的藍色。即使有著年輕的軀殼,畢加索卻覺得自己的靈魂已然老去。

這段日子中,他創作了多幅同樣瀰漫著絕望情緒的藍色畫作,然而當時這些作品並沒有得到賞識。1904年於巴黎定居後,二十多歲的青年畫家仍然沒有固定的工作室,也未有什麼藝術成就,只有彷徨地經歷著自己的青春。

25歲,玫瑰色的轉變
展覽宣傳照上那幅畢加索的自畫像,是畫家於25歲的時候創作。1906年,畢加索創作了好幾幅形象相似的肖像畫,畫中的人同樣有著短寸的頭髮和碩大的雙眼。此時畢加索已褪去了棱角,線條變得更為簡潔圓潤,筆下的自己也回到了少年模樣。



度過了「藍色時期」,25歲的畢加索迎來了自己玫瑰般的年紀。這兩年間,他愛上了橙色和粉色,宛如度過冬季的嚴寒,迎來復甦的春天。部份轉變的契機或許是他在1904年遇到了模特費爾蘭迪·奧莉維亞(Fernande Olivier),並愛上了她。在25歲的畢加索的筆觸下,費爾蘭迪是玫瑰色的、明黃色的,明亮溫暖的色調畫出兩人戀愛中的甜蜜。


除此之外,馬戲團的小丑角色也經常出現在畢加索青年時期的作品中,而這個時期亦正是他創作生涯中從具象到抽象的重要轉變階段。畢加索曾說過,畫畫對於自己來說是一種寫日記的方式,不同時期的風格也恰恰反映了他當時的經歷與心境。
我本想成為一名畫家,然而卻成為了畢加索。
I wanted to be a painter, and I became Picasso.
─Picasso
這句話刻在展覽最後一部份的牆上。如果不是年少時曾遭遇彷徨和失落,以及品嘗過戀愛的甜蜜,就不會有後來的畢加索。如果有機會,不妨親自去感受天才少年曾經走過的心路歷程。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
時間:2019年6月15日至2019年9月1日
週一至週四,10:00-19:00/週五至週日,10:00-21:00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
Learn more
Cover image via wikiart
同場加映
DESIGN: CHRISTY.L/ HOKK FABRICA
28 June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On Show NowPicassoUCCA展覽畢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