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的上海是藝術愛好者的天堂,因為不少畫廊都將為新展開幕,藝術博覽會此起彼落:除了第六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外,打頭陣的還有第五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West Bund Art & Design),今年將會以「雙館」形式亮相,有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43個城市的畫廊參展,帶來高質的當代藝術品。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幾個特別的作品吧。
村上隆──《雲龍圖──靛藍色》
相信大家不會對日本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那些以漫畫、電玩和日本情色文化為主題的作品感到陌生。這位熱愛與品牌Crossover的創作人最近在上海的足跡可不少,大家不但能在他的個展 ‘Takashi Murakami In Wonderland’欣賞到他,還能在西岸藝術中心找到他的作品《雲龍圖──靛藍色》(2010)。作品是以丙烯創作的壁畫,全長18米,其姊妹作是《雲龍圖──紅色突變》(2010);壁畫靈感來自日本鎌倉建長寺法堂頂部的雲龍圖和日本電子遊戲《藍龍》(Blue Dragon)。村上隆認為將紅色、藍色與長久以來被視為人類命運象徵的生物(龍)合併起來,就是表達對藝術熱愛的方法。
崔正化──《水果樹》
韓國藝術家崔正化(Choi Jeong Hwa)的這棵果樹(Fruit Tree)不止有水果,而且樹上卻幾乎沒有樹葉和樹枝。他的作品以塑料為主──縱使塑料一向予人廉價和人造的感覺,但崔正化正正想提醒大家,橡膠和油本來就是地球的天然資源,繽紛的色彩亦是太陽贈送我們的禮物。一棵大家都熟悉的水果樹,應該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Anish Kapoor──《鏡子(桃紅蘋果混合)》
Anish Kapoor於1991年曾獲英國藝術大獎透納獎(Turner Prize)的殊榮,是印裔英籍的現代雕塑家。今次帶來的作品《鏡子(桃紅蘋果混合)》(Mirror (Magenta Apple mix 2) )依然是這位雕塑家的拿手好戲之一──以簡潔的形式帶出對物質的思考:作品用彎曲的不鏽鋼鏡面反射出扭曲了的畫廊空間,遠看時影像會上下顛倒,近看則有如照鏡;唯有親身觀賞才可以體驗到這種獨有的感覺,與他一起走進未知的世界。
Brian Calvin──《後台》
美國加洲插畫家Brian Calvin在訪問中說過,自己對有敘事成份的圖像不感興趣,所以觀眾不會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任何故事。《後台》(Backstage)一畫體現了他抽象的創作風格:畫作中有兩個重複的女性肖像,人物面孔的某些特徵(例如眼睛、嘴巴)放大了許多,透過大特寫來衝擊觀眾的眼球。
Cerith Wyn Evans──Neon Form(After Noh)
身兼雕塑家、電影製作人多職的威爾士觀念藝術家(conceptual artist)Cerith Wyn Evans,善於以扭轉和拼裝霓虹燈來製作成大型燈光裝置。這個作品中燈的形狀靈感來自日本能劇(Noh)的編舞,藝術家從舞者精確的動作產生幻想;懸掛在天花板的白色霓虹燈有如舞者在空中打手勢一樣:延伸、折疊和消失。雕塑由複雜的線條組成,讓觀眾走到哪裡都能享受到一場與別不同的視覺盛宴。
Cover image via West Bund Shanghai
On Show Now專欄,發現更多展覽:
時尚雙人組Viktor&Rolf一起走過的四分一世紀
《犬勿近》、《世界劇場》和《文化動物》,一場藝術自由與道德的爭鬥
重現40年前的Womanhouse,一個只有女性藝術的家
1 Nov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