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伸手可得的物件都習以為常,那些廉價、工廠出品的日常用品如膠水杯、原子筆、餐具,全都是可以幾十甚至幾塊錢就換得來;過份低廉的價錢,有時會讓我們忘記它們背後所花費的人力。這個話題有點沉重對不?我們現在就用一個比較有趣的方法去探討它。
這次想為大家介紹美國藝術家 Mika Rottenberg 的同名個展,它展出了Rottenberg過去七年的作品。最新的一項創作就是《Cosmic Generator》(譯:宇宙發電機),你可以看到一個模擬雜貨店的裝置,內裡放滿了金屬絲製的花環、菠蘿充氣水泡和其他塑料工具。單純地重現店鋪當然不是她的目的,不明所以的你可以看一下Rottenberg最擅長的電影短片,它紀錄了一間又一間的店鋪:賣燈飾的、賣絲帶的、賣中秋燈籠的也有,貨品從地板鋪到天花板,填滿了每一個空間,在這閃爍多彩的商品之中,都坐了一個女員工,她們有的對著電腦工作,有的在打睏,但就是沒有人談話。
Rottenberg喜歡探討全球化生產和消費的議題,我們有些人是消費者,有些人則是這個工業體系中其中的一塊齒輪,他們默默地在背後承托著這個商家的遊戲,製造一件又一件、一式一樣、毫無特色的商品──我們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
Rottenberg這樣說過:
If art has any power, it is in making things visible.
(譯:如果藝術有能力,那就是把事情具象化。)
用有「世界工廠」之名的中國來作作品的背景,Rottenberg從一開始就想我們駐足觀看消費行為的代價;我們都變成不問源由、只顧「買、買、買」的幫兇。在《Cosmic Generator》之前,Rottenberg在2004也創作過一條荒謬、顛覆常理的短片──《Mary’s Cherries》。
Mika Rottenberg – Mary’s Cherries | TateShots
她虛構了一個以紅色指甲為原料、生產櫻桃軟糖的工廠;雖然過程中毫無邏輯可言,但大家都有條不紊地運作著,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一絲質疑。
這就是我們,大家重重複複地遵循著某種自以為合理的節奏,成為消費和製造這些產物的人。要是看Rottenberg的影片時有彆扭不安的感覺,那你應該還能有醒悟的能力。
Mika Rottenberg
日期:即日至2018年4月30日
地址:
The Bass Museum of Art
2100 Collins Avenue
Miami Beach, FL 33139
Learn more here
Cover photo From ‘Cosmic Generator’ (2017) by Mika Rottenberg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7 December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On Show Now攝影藝術藝術展覽Mika Rotte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