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在茶樓跟媽媽喝茶,剛巧碰見了很久沒見的陳太。數算一下,對上一次跟她見面應該是十年前我們搬家前最後的一天。天呀,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由那個初中生已變成了大學畢業生,而她亦由太太升級了做媽媽。碰上她,一點陌生的感覺都沒有,她仍然保留十年前的口吻,一句「呀B」(她是這樣稱呼我的),彷彿全部記憶都回來了。當然,我也是仍舊地叫她「靚媽」。 我也忘了多久沒有跟「鄰居」這麼親密過了。當我還在舊屋居住的時候,陳太正正就是我隔璧的鄰居。那時候,我們家的經濟環境不算好,媽媽也要出來打工糊口。而當時還是七、八歲的我,還是需要被監管的年齡,就被吩咐到陳太家中待至爸媽回來。所以說,我跟陳太相處的時間也蠻多,不比我媽媽少呢!當時,陳太也沒有小朋友,所以她對我的照顧可以說是非常周到。她不但每天為我準備各式各樣的下午茶,又啫喱、又雪糕、布甸之類的,一一都是她親手炮製。
有時,父母周末要加班的時候,陳太都會帶我逛街,買東西給我的。所以,有時在想,多一個媽媽也挺不錯的……哈哈哈。 搬到了新居後,不知是因為自己長大了,或是鄰居這個概念是因應地方而轉變,好像找不到像陳太般的鄰居。大家就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有些甚至連鄰居的名字是甚麼也不知道,遑論到他們家拜訪。打招呼是有的,但大家像是被無形的鎖縺束縛著,總是不願意踏出那一步。我聽朋友說,他們鄰居甚至不屑跟他們打個招呼,只當對方是剛好住在隔璧的陌生人。古時有句說話,我覺得是很正確的,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有時候,鄰居才是真正能夠幫忙你解決燃眉之急的人。 繁忙的都市人,每天要努力上班,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過於急促的生活節奏令得們覺得連打個招呼也很費時,跟鄰居建立關係也是很demanding。當所有人的步伐都很急促的時候,不妨自己停下來,靜靜的思考。其實鄰居很簡單,每天只是給一個和譪的笑容,一句單純的「早晨」。所以關係,都是這樣建立的。 希望大家也找到你的「陳太」!
「Monday Memories」專欄,帶你回憶一些或許忘卻了的往事
22 June 2015, 9:56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鄰居monday mem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