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會留意到她的姓氏是一個地名,沒錯,Judy Chicago就在丈夫死後,選擇不沿用或繼承丈夫和父親的姓氏,改用出生地Chicago為姓氏。她一直以來都在擺脫父權的束縛,還帶領大家解放;想要了解她,不妨從這場《晚宴》開始。
《晚宴》(The Dinner Party)是Chicago花了近5年時間(1973年至1979年)完成的創作, 除了成品外,這次展覽還展示了Chicago創作的過程,擺放著初期草圖的筆記本;你可以看到有些陶瓷碟甚至有15次的改動。
《晚宴》其實是一個大型裝置;三張48尺長的餐桌拼成一個三角形,放置了39個席位,每個席位都擺放了代表貴賓的瓷盤和繡上她們名字的餐墊。到底是甚麼人會出席這場晚宴呢?她們有希臘詩人Sappho、英國文學家Virginia Woolf和美國藝術家Georgia Totto O’Keeffe等,「貴賓」們都是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成就的女性,而地上則有999位女性的簽名。
I am trying to make art that relates to the deepest and most mythic concerns of human kind and I believe that, at this moment of history, feminism is humanism.
(譯:我嘗試把人最深處和神秘的思想創作成藝術,而我相信在這刻,女性主義就是人文主義。)
—Judy Chicago
每一隻碟的風格都不同,有的是平面的彩繪,有的是立體的陶瓷,但都塑造了女性外陰的外形,就像在碟的中央開花或散開的裙擺一樣,毫不害羞地盛放女性性器官的美態。
作品得到了400位志願者的幫助,她們不少專門從事中國畫、蕾絲製作和針線工作的,雖然這些工藝很多時候只被認為是「家政」,在當代藝術界得不到承認,但這次的藝術創作就彰顯了她們的功力。Chicago為這些遭不公平對待的傳統女性工藝伸訴,是因為在藝術史上女性們都被逼缺席,畢生只在為家裡的晚餐、家庭而努力,藝術圈成為男士們的世界,但女性又何嘗沒有為創作出一分力?大家的藝術也是藝術,又何必分性別。
Do I even think about myself as a woman when I go to make art? Of course not.
(譯:當我去做藝術的時候,我想著自己是個女人嗎? 當然沒有。)
Roots of ‘The Dinner Party’: History in the Making
日期:即日至2018年3月4日
地址:
Brooklyn Museum,
Elizabeth A. Sackler Center for Feminist Art,
4th Floor, 200 Eastern Parkway, Brooklyn
詳情
Follow Chicago on Instagram
Reference: news.artnet & widewalls.ch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9 November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On Show Now女性議題藝術Judy Chic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