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著對情色網紅(camgirl)的好奇觀賞電影《禁入直播》(Cam),想不到導演Daniel Goldhaber選擇用驚悚片種來包裝作品,令電影的可賞性更高,觀眾也更易投入。「恐怖」只是《Cam》的處理方法,電影中直播女孩們的世界生動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同時開放了批判的空間:這一切精準的描寫,都得歸功於電影的編劇Isa Mazzei──一個前情色網紅。
《Cam》獲得了今年加拿大Fantasia Film Festival的最佳劇本與最佳首部電影獎,刻劃了直播女孩危險和不為人知的生活;主角Alice(Madeline Brewer飾)是個為了瀏覽率而想盡方法表演的女生,豈料一天她發現自己的帳號無法再登入,但平台上卻直播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女生……故事當然是虛構,但裡面的感覺(例如慌張、虛榮、興奮和憤怒)卻是Mazzei從前做camgirl時的真實感受。
Mazzei當了兩年的camgirl,她的姐姐都知道此事,而且非常支持她,就像戲裡主角的弟弟一樣,推翻了一般人對性工作者的看法;她與導演Goldhaber在16歲時就開始合作,後來Mazzei成為camgirl時邀請Goldhaber幫她拍攝一些幕後花絮和片段來宣傳她的頻道,就萌生了將之拍成電影的想法。
媒體對於性工作者的描寫,大多將妓女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她們是被動地屈居在性工作的行業中:但Mazzei卻觀察到自己身邊的女生都是主動投身性工作,視之為自己的生意,所以戲裡Alice從來都當直播是自己的正職,仔細佈置拍攝現場、構思新穎的活動題材,還追求更高的成就(排名),發自真心地因成功晉身頭五十位而高興。
但喜歡歸喜歡,在網上裸身露體和聊天,不代表camgirl就是「免費」、「隨便」的人,Mazzei的影片試過在沒有授權他人的情況下,被錄下和放上色情片網站Pornhub,還強加上一些誘人的標題;這種被侵犯、事情不受控制的感覺很深刻,所以Mazzei將它誇張化,放上大銀幕。
戲中不乏角色們對主角的批評,例如警察的愛理不理、鄰居的侮辱、厭女觀眾的輕視等,但同時又加入了正面的反應,如母親的理解和camgirl之間的互助等;道德層面的討論就留待大家自己思考,Mazzei能做到的就是讓觀眾以更全面的角度去了解網絡性工作的真實面,去除一般人的誤解與無知。
延伸閱讀
Decoding Art:從芭蕾舞畫裡看19世紀法國芭蕾舞者們的現實生活
Feminist Letters:一種屬於女權主義的字型,為「發聲」而誕生
Film Fashion:《慾海情魔》的戰後「男衣女穿」 與女性主義
21 November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