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是一個讓我們穿越時空的盒子。在鑲嵌在購物商場的一角、慢慢被手機和網絡擠扁之前,這個盒子曾經是一座佇立在城市街道旁的建築──用外觀吸引路人走進裡面,挑個座位坐下,和陌生人一起走進幻想之地。德國藝術家組合Haubitz+Zoche在印度所拍下的電影院無不經過精心設計。Hf跟成員之一的Stefanie Zoche談談,從建築了解當地的故事。
這個組合想知道印度城市建築的變化,於是開始名為“India Shining” 的攝影研究,無意中發現了非常有趣的五十年代戲院建築;Haubitz和Zoche覺得自己找到一座可以挖下去的金礦,於是決定數年後回到當地,揭開印度建築的面紗。
她們大約在印度渡過了兩個寒暑,在不少地方留下足印:喀拉拉邦(Kerala)、卡納塔克邦(Karnataka)和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等等。縱使各地都會有電影院,但從來不出現相同的建築設計。
混合的建築語言
我們很難將這種風格一概而論,Zoche說這種建築風格受到建築師Le Corbusier的影響,由現代主義和裝飾藝術混合而成,有時甚至加入了蘇聯和印度伊斯蘭的建築風格。這種建築風格的共通點,是極為耀眼的用色:戲院的招牌用上了西方流行的英文字母和霓虹燈,後期外加的牆壁沒有實際用途,卻奠定了戲院作為娛樂場所的定位;單是外表已經滲透出戲院的氛圍。如此具戲劇性的外部裝飾,好像在宣告某種精神。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s a testimony of the desire of a nation.
(建築風格訴說了一個國家的願望。)
—Sabine Haubitz & Stefaine Zoche
印度曾經長期活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一套組合了「傳統」和「現代性」的獨特建築語言,表示他們對擺脫枷鎖的渴望。
同樣花巧的教堂
戲院如此花巧,教堂亦同樣。Zoche覺得喀拉拉邦的敘利亞-瑪拉巴禮天主教教堂(Syro-Malabar Catholic Church)用新巴洛克式(The Baroque Revival)或古典式以外的建築風格來尋找新的身份,擺脫了殖民時代的身份。建築師以混凝土將最天馬行空的形狀塑造出來,例如高舉天上的「祈禱之手」、星形的門面和Zoche最喜歡的宇宙飛船形狀。
教堂的地位尚算難以動搖,但戲院卻像步入了花甲之年;外觀不再帶來特色,甚至連看電影也由集體活動演變成在家的個人活動。Haubitz+Zoche的相片,能帶你嚐到半點過去的味道嗎?
來自德國的藝術組合Haubitz+Zoche由兩位藝術家Sabine Haubitz與Stefanie Zoche組成,她們在1998年開始合作,以攝影、裝置、短片和雕塑等為創作媒介。2014年Haubitz去世後,Zoche繼續獨自創作,探討建築、公共空間和生態的話題。
Learn more about Haubitz+Zoche here
All photos courtesy of the interviewee
23 August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