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這兩字,有人連談也不敢談,也有人喜歡將之形容為自己的工作量,甚或是把它與黑暗面劃上等號。來自英國的Suspira Magazine是一本集恐怖、內心的惡魔與女性於一身的雜誌,重新改寫了我們對「恐怖」的既定想法。翻開那神秘、暗黑的封面,在經典的恐怖字體裡夾雜著慄慄不安與毛骨悚然的內容;可是這本雜誌並不嚇人,反而可能與我們的生活有點相似,甚至有機會成為一種安慰與治療。
Suspira這個名字是由意大利導演Dario Argento所拍攝的1977年電影Suspiria(《陰風陣陣》)所啟發。一本雜誌以恐怖結合女性作為定位,老實說是頗有噱頭,但雜誌編輯和創意總監Valentina Egoavil Medina坦言,選擇以女性的鏡頭去剖析一系列的驚慄故事,其實是想要消除一種誤解:無論是作為一種類型或行業來觀看,恐怖電影的主要對象也是男性。
+延伸閱讀|恐怖片經典Suspiria三位女子,這次如何直面命運?
眾所周知,驚慄電影一向也不乏女性參與演出,為何這位雜誌編輯會說是男性主導呢?Medina認為驚慄電影裡的女性形象總是傾向於被殘暴對待或性慾的象徵,甚至是惡魔鬼怪下的「受害者」;站在觀眾的角度,刻板的性別印象總把女性塑造成優雅而柔弱,而「驚慄」與這些刻板印象本身也好像互相違背,於是女生不看恐怖片、不聽鬼故等,便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情;當你跟別人說一句「我不怕恐怖電影」,可能會聽到一句「你比男生還要勇敢」。
在Medina的角度來說,恐怖與女性從來都沒有既定印象或對立關係。通過全新的目光,Suspira Magazine以電影、藝術和文學等角度深入探討不同的主題;比起單純的恐懼,讀者或許能感受到一種慰藉、悲傷、興奮,甚至是迷戀。
雜誌的創刊號為Monster Issue,除了探討人們對驚慄電影的恐懼外,還揭露怪物背後的性別研究。其中一篇由美國作家Susannah Russell所撰寫的文章,主題關於「人類轉化為狼人」的電影劇情,並以當中的男女角色為比較對象。以1941年的電影The Wolf Man(《豺狼精》)為例,男主角Larry Talbot為了展現自己的陽剛之氣,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心愛的女主角Gwen Conliffe,最終被狼人咬傷,自己也成為了狼人;在1942年的電影Cat People(《鬼國妖鳳》)裡,女主角Irena Dubrovna Reed的角色設定為豹裔的後族,當她無法抑壓自己的性慾,與人類進行交合時,Irena便會成為黑豹。狼人與黑豹、男與女,前者是英雄救美的橋段,後者則與性慾掛勾;通過這種細微的觀察,雜誌希望討論更多有關恐怖電影與性別的話題。
除了電影外,Medina也試圖把雜誌的內容變得多元及「內在化」,因此加入了許多從心理層面出發、作為主題的文章,例如她與心理健康活動家Cecilia McGough的對話,討論有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作家Aviv Grimm撰寫有關抑鬱和睡眠癱瘓(This Unrest)的文章;或是最新一期雜誌的主題「Fetish」──圍繞恐怖電影與女性性行為之間的關係,並帶出恐懼與性並非是種恥辱,而是再正常不過的東西。
自問是「膽小鬼」、一輩子沒看過恐怖電影嗎?Medina笑言:「就我個人而言,我相信現實生活比小說更加可怕;某些新聞和某些人的觀點、行為比任何恐怖電影都要嚇人。」或者,「驚慄」、「恐懼」是傾向負面的形容詞,但Medina認為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黑暗面或恐懼面,一味展現光明的一面,某程度上是一種極不健康的掩飾。透過Suspira Magazine當中的話題,無論是認真的討論還是幽默的文章、可怕的圖片還是令人不安的描述,這都是我們的人生經歷。只有學會面對,才能克服我們的真正的恐懼。
猜你喜歡:
Reading:Pansy──旨在打破大眾的想法、挑戰陽剛之氣的多元雜誌
DESIGN: CHRISTY.L/ HOKK FABRICA
7 March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