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金蘭姊妹》:從「媽姐」體驗Emma Watson的新女性精神
Emma Watson 被傳與哈利王子秘密交往,誰知她在回應這個傳言時說:「做公主的首要條件不是嫁給一個王子!」(marrying a Prince not a prerequisite for being a Princess) 新女性主義的那種獨立表露無遺,還在婦女節當天進行兩性平權演講,難怪被聯合國婦女署欽點為親善大使!這個年代,像Emma Watson這樣敢於做自己的新女性越來越多,可惜,上一代的女性便沒有那麼幸運了。上一代重男輕女的觀念甚重,女兒自小便要肩負起照顧家庭的重責──打掃、煮飯,到適婚年齡便嫁人,生兒育女,就這樣便是一生。
1949年,不少女性從內地離鄉別井到香港的陌生家庭打工,也因為地位低微及不想被男生束縛,這些年輕女工選擇「梳起」成為「自梳女」,承諾終身不嫁。香港舞台劇《金蘭姊妹》中的主角,便是處身於這樣的環境中。電影《桃姐》的編劇兼製片人李恩霖走訪多位今天碩果僅存媽姐的生命,並邀得舞台劇編劇黃詠詩改編,導演司徒慧焯執導,帶觀眾於舞台上一同穿梭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的動盪時刻。
三位主角阿金、阿蘭、阿好,因著不同的原因,而要做「媽姐」(是舊日香港對住家女工的統稱,負責打理老闆,俗稱「事頭」的家中大小事務,讀音:「馬姐」)。三人因觀音誕而相識,大家互相訴說打工被老闆虐待、非禮的辛酸史,因此決定結拜成姐妹,發誓不依靠男人,互相幫助。
雖然那個年代她們受盡苦頭,但她們仍自強不息,努力擺脫命運的枷鎖。大姐阿金努力學習語言,懂得少許英文、日文。雖然自小被家人漠視,把她賣到香港工作,但她仍以德報怨,不斷把賺到的錢匯回鄉下的家中,還肩負起照顧兩個妹妹──阿好、阿甘的責任,不曾有半句埋怨。猶記得阿金說,她的前英國上司曾經
教了她一句 「Keep your eyes on the stars, and your feet on the ground.」透露出她的獨立與自信。
阿好是她們當中唯一結了婚的。丈夫在她有了身孕時有婚外情,本來她想墮胎,但卻因為姊妹阿金與阿蘭的支持下,一手帶大孩子,勇敢走屬於自己的路。阿蘭雖然被說有「剋死父母」的命,經常流離失所,但卻沒有埋怨,反而感激打工的那家人對她這麼好,亦很樂於把自己擁有的與兩個姐妹分享,樂天知命的態度令人佩服。
在我看來,我們的女主人公膽識過人,具有開拓精神,走在時代前列。她們關係親密,不依靠男性,實現了精神獨立與情感獨立,並引以為傲。
-李恩霖
從她們身上,不但看出了新時代女性那種自力更新、獨立的精神,還深深體會到無私的、濃厚的姐妹情,令人動容。
今時今日,女性地位雖然好像因經濟收入而有所提升,但社會對女性的定型與期望,卻從未停止過。嫁個有錢人、做個少奶奶便是好命,三十歲前沒有人要便是「賣剩庶」這些論調至今仍然存在。編劇透過阿好的女兒帶出時代女性到今天仍面對的問題,兩個年代的女性互相交錯,既能讓觀眾了解過去,亦能反思現今女性所面對的問題,十分深刻。希望多年後再看,女性今天所面對的困難已成過去。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