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數百年重男輕女的國家中,女性無論在於習俗和文化上,再有理想的女性都難以與現實對著幹。而生於婆羅門家庭的Anandibai Joshi,九歲便與大她十多年的男人結婚,聽起來像是一般典型印度人的命運。然則Anandibai Joshi後來卻到美國學習醫術,成為南亞洲區首位女醫生,而她的丈夫也是功不可沒。
1886年Anandibai Joshi當上了印度第一位女醫生,大概她也沒想到在131年,印度的女醫學生人數已超過男性,並正逐年增加,可是執業的卻仍是男性佔大多數。當年,Anandibai Joshi在14歲那年曾經在分娩10天後失去了第一個孩子,這件事讓她發覺女性的醫療資源不足。Joshi深明真正的醫療援助才是她國家的貧窮婦女所需要的,因為她們寧可死也不願意接受男醫生的幫助。於是萌生起學習醫術的念頭。
而在當時不重視女性教育的年代中,她的丈夫是一個例外,他允許Joshi學習,甚至教到她馬拉地語,英語和梵文。他更特意調到Calcutta工作及生活,遠離Joshi對她學習的阻撓,真是一位好丈夫呢!常說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位女人,其實這個說法是可以互換的。
有了語文根基,Joshi可以出國進修醫學了,她的丈夫更幫助她寫信致美國的傳教士,表明他的妻子希望到美國學習醫藥的熱衷。雖然傳教士同意幫助二人,但卻有一個條件,就是要他們改信基督教,Joshi沒有接受。其實她大可改信基督教,這樣她的路也易就多了,但是她沒有因為求學心切而放棄信仰。當我們的志願夠堅定,際遇就會來。其後,有美國的富人願意資助她留學。不過與此同時,Joshi的健康狀況不斷變壞,持續頭痛,偶爾發燒。所以Joshi一度不願意出國,然而最終在丈夫的勸說下在19歲時開始遠赴美國的醫學院學習醫術,並在1886年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除了成為第一位南亞女醫生,她甚至得到維多利亞女王的畢業祝賀。
凱旋回國,Joshi獲任命為女病房的主診醫生。可惜,Joshi患上了結核病,在22歲前夕病逝,未及將所學的一一實踐。然而,Joshi敢於改變現狀,面對孩子夭折,沒有怨天尤人,反而積極身體力行地尋求改變,雖然不能行醫,但也算是換個方式懸壺濟世,為後代播下自由的種子。
Reference: thebetterindia & thelogicalindian
Cover photo via wikipedia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23 November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Her Story女性議題Anandibai Joshi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