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的線條、華美的花束,以及永遠被鮮花簇擁的少女⋯⋯在捷克畫家慕夏的筆下,世間萬物仿佛都透著醉人的芳香。筆者從未試過站在一個畫家的畫前端詳如此之久;在廣東省博物館看到遠道而來的慕夏真跡時,筆者當刻便被深深吸引。在19世紀末期、天才匯聚的藝術之都巴黎,曾經潦倒、彷徨的慕夏(Alfons Maria Mucha)以畫插畫和廣告為生,卻未曾想過這竟為他開闢了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藝術之路。
春夏與秋冬
慕夏得以度過凌冽的冬天、迎來春天的轉折點,出現在法國名伶Sarah Bernhardt敲門拜訪的那一刻。當時,Sarah正為自己推出的戲劇Gismonda尋找海報畫師,機緣巧合下慕夏便接下了這份工作,卻沒想到自己的作品竟一夜間震驚了整個巴黎:人們從未看過這種帶有精美裝飾風格的畫作,並為當中的美學沉醉傾倒,甚至將這種美學風格命名為le style Mucha。
一炮而紅後,慕夏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春天:他不僅幫Sarah操刀,負責海報、舞台和戲服等設計,在彩色印刷術得到普及的時代,他還幫許多商業品牌做產品和廣告設計。除此之外,慕夏並沒有放棄鑽研自己的藝術風格。他將華麗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與日本版畫結合,以四聯作的形式繪製了多組作品;其中,在畫家的春夏秋冬系列裏,少女們身著不同裝扮,在各個季節的鮮花簇擁下,化身成為大自然的女神:春天的甜美、夏季的嫵媚、初秋的成熟和冬季的羞澀,各具美麗。
+延伸閱讀|於20世紀初掀起風波的巴黎同志詩人Natalie Clifford Barney
玫瑰、康乃馨、百合和鳶尾花
慕夏的畫總是藏著看不盡的細節,但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定是鮮花。他從不潛藏自己對於自然和鮮花的喜歡,除了曾創作以Flower為題的畫作外,他還曾以玫瑰、康乃馨、百合和鳶尾花四種花為主題,畫成了一組四聯作。
在希臘神話中,玫瑰接受了五位天神的祝福:花神帶著玫瑰拜訪眾神、愛神賦予了它美麗的外表、酒神為它添加了散發出甜蜜香味的花蜜;風神吹散了雲朵,太陽神阿波羅給予它陽光,使其綻放。慕夏筆下的玫瑰少女即使手握尖刺利梗,仍自信堅毅地目視前方。
百合花不僅是純潔的象徵 ,還是一個深情的追隨者。愛爾蘭植物探險家 Augustine Henry踏遍中國的土地,只為尋找新品種百合;最終他在湖北省發現了生長在懸崖壁上的橙色百合花,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Lilium henryi(湖北百合)。即使是看似柔弱的垂吊百合,仍然有著絕處逢生的堅毅性格。
康乃馨的花語是熱情與愛,紅色之下更有著迷戀和崇拜之意;而鳶尾花在希臘語中寓意彩虹,被視為「虹之女神」愛麗絲的化身。在慕夏的畫裏,她們一個嬌媚動人,一個冷艷高貴。
+延伸閱讀|【My Beauty Story專訪】我叫Meagan,愛以花草代替化妝品
最後的獻花
在巴黎功成名就的慕夏沒有忘記家鄉捷克。周遊美國後,深受鄉愁之苦的他選擇回到布拉格定居;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在一戰後宣佈獨立,他為新誕生的國家設計了第一套郵票和流通用的紙幣,將自己的才華貢獻給捷克。
他的筆觸仍舊浪漫,只是筆下誕生的不再僅僅是鮮花和少女。他用18年的時間創作了由20張大幅畫作組成的畫組Slav Epic(《斯拉夫史詩》),描繪了斯拉夫民族橫跨數世紀的神話故事和蕩氣迴腸的歷史進程;他的畫筆不再局限於唯美風格,開始刻畫苦痛、悲傷、死亡、鬥爭和救贖。
直到如今,慕夏唯美浪漫的勾畫線條和造型優美的裝飾元素仍然影響著美術的發展,尤其是現代漫畫的風格。如若你有機會到訪捷克,一定不能錯過聖維特大教堂(St. Vitus Cathedral),可以親眼欣賞慕夏繪製的彩色玻璃窗,和在市民會館(Obecní dům)裏抬頭觀賞他的穹頂之作,這些都是深愛這片土地的慕夏獻給捷克最後的花束。
+延伸閱讀|一臉不在乎,大膽展露身體──來自捷克的Gamine模特兒Kate Vitamin
Cover photo: Lily (1897) by Alphonse Mucha, via wikiart
同場加映
DESIGN: CHRISTY.L/HOKK FABRICA
5 May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