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放的1920年代、1930電影黃金年代,美國有一位打扮中性、表現剛強的導演,在「Pre-code」時期的荷里活電影工業,製作注入女性角度的電影作品。她,是Dorothy Arzner,拍過Katharine Hepburn、Joan Crawford和Lucile Ball。
後人習慣將她與華人首名女導演伍錦霞相提並論,在女性比例依然不足的現代電影工業中,回首重溫20世紀上半葉的女導演故事,也許能為現今的女性電影人打一支強心針。
在醫學院畢業的Dorothy Arzner,經歷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她渴望能「療癒病患」和「喚起死人的生命力」,但卻不想通過「醫療」或「藥物」等途徑;反而一心希望以製作電影來治癒人心。她在1919年前往Paramount Pictures的前身Famous Players-Lasky,她下了定論,認為「假如要進入電影業工作,就一定要成為能夠指揮一切的導演(‘if one was going to be in the movie business, one should be a director because he was the one who told everyone else what to do”)」一直到1927年,她才執導首部電影《Fashions For Women》,雖然是一部默片,也沒有什麼可以發揮的情節,但她也儘量應用自己在電影工業中所學到的相關知識。而在1929年到1943年,她一直以導演身份,在電影工業中發熱發亮。
穿褲子的,不只Katharine Hepburn
Dorothy Arzner與舞蹈家Marion Morgan廝守接近四十年,雖然從未公開表明自己的性取向,但Dorothy Arzner是默認的女同志。她身上的精緻西裝、塞進靴子的馬褲和白色襯衫,還有衣服上的領呔和袖扣等細節,都訴說著不一樣的女性形象。
Katharine Hepburn也許是少數有膽量穿起褲子、中性演繹自己的漂亮女演員,而Dorothy Arzner則是貫徹始終地呈現自己陽剛形象的女導演,兩位同樣「不一樣」的傑出女性合作擦出的火花,能在電影《Christopher Strong》中看得到。
Pre-code時期,不一樣的女主角
Dorothy Arzner的導演工作正好在俗稱“The Hays Code“全面影響荷里活生態前開展,由Will Hays所制定的《電影拍攝指南」在美國保守派和天主教會的影響下產生,旨在「糾正電影中不道德的題材」和「鞏固道德觀」,事實上,這「命令」令荷李活出現了更為系統性的性別定型和恐同(homophobia)傾向,也令更少女性能夠晉身製片、導演等工作。
在1933年Dorothy Arzner執導的《Christopher Strong》,是Katharine Hepbuen主演的第二部電影。一次偶然機會讓Arzner看到在片場中正在樹上、身披豹紋皮草的Katharine Hepburn,Hepburn的談吐和高大的身型、富個人色彩的硬朗,讓Arzner認為她正是要找的「摩登女性」。
Katharine Hepbuen在《Christopher Strong》飾演Lady Cynthia Darrington,一個不以愛情至上,反而一心競賽的飛機師,讓已有家室的男主角Christopher(Colin Clive飾演)對她死心塌地。Cynthia這角色後來意外懷孕,但她並沒有向他人透露,只因不希望男方因為出於責任而和她結婚。她在結局仍舊選擇了飛行,甚至破了世界紀錄,其後取下自己的氧氣罩,飛機失控墮下的同時,她選擇不受生育、婚姻或愛情等捆綁自己的下半生,在自由和高空中結束生命。
1937年,Arzner執導《The Bride Wore Red》找來Joan Crawford飾演Anni Pavlovitch,一個低下階層的酒廊歌手,一次偶然被邀請扮演富家女。烏鴉變鳳凰的故事在荷里活電影中比比皆是,「向上爬」、身穿華服彷彿是每一個醜小鴨角色必經的童話故事,但這部電影與這條公式唱反調,女主角最後選擇返璞歸真,做回不光彩的自己之餘,更對來自上流的情人說:「我要你娶另一個女孩,我要我的愛纏繞你今生,讓你半夜夢醒、痛不欲生、每每想起我都會心痛至極;我以後也不希望再與你見面。」(“I want you to marry her, and I want my love to haunt you…to make you lie awake at night, to burn your heart, to make you sick with pain! I want you to think of me and to ache for me. I want never to see you again!”)她敢愛敢恨,而且不以自己的社會地位為恥。
1940年,Arzner的《Dance, Girl , Dance.》由喜劇演員Lucile Ball和 Maureen O’Hara飾演兩個性格相反的女生Bubbles與Judy。她們一個追求藝術、真愛和精準的舞步;另一個追求舞台表演、展現魅力和自由表達慾望,作為室友和競爭對手的兩個女生,讓電影準確地表達出高低文化、謹慎與不羈的對比。其實每個女生也可以同時是Bubbles和Judy,或者兩種不同的女生,也能夠互相珍惜。
最有名的一幕是Judy在舞台上表演芭蕾舞而非脫衣舞,被觀眾嘲笑,然後她站在台上堅決地反擊的言辭:「表演完結後,你們就回家在妻子和愛人面前趾高氣揚,繼續扮作「強勢性別」的一員?(So you can go home when the show’s over, strut before your wives and sweethearts and play at being the stronger sex for a minute?)」Judy對於男性不尊重女性身體、虛偽地膜拜高尚文化,暗地裡卻下流地批評和打量陌生女性的身體,作出強而有力的反駁 。
成為電影學院導師
Dorothy Arzner在1943年離開荷李活電影工業,在制度外執導其他短片,例如二戰的女子軍團(Women’s Army Corps)訓練短片和一系列百事可樂廣告。她在1959年開始在UCLA的電影學院執教,其中一個學生,正是《教父》三部曲的導演、Sophia Coppola的父親Francis Ford Coppola。就在今年3月,Francis Ford Coppola在Paramount對Dorothy Arzner致敬的典禮上,形容這位恩師「硬朗但有著溫暖的心」,更提到當年自己作為電影學生,身無分文,Dorothy Arzner總會替學生預備零食。Paramount為感謝 Dorothy Arzner對電影工業作出的貢獻和突破,將一棟建築物以她命名。事實上,這位女導演的貢獻除了打破電影業的性別定型外,還發明了收音用的懸臂麥克風(Boom microphone)。
在電影理論中,有一個名為「作者論」(Auteur Theory)的說法,主要是指「電影導演通過駕馭技術,來達到我手寫我心。」這種理論在新浪潮中誕生,也是一種電影評論的手法。香港的性別及文化學者游靜曾經提過,大多被提到名字、得到重視的「電影作者」都是男性; 「導演」或「作者」的工作早被預設為男性,要打破這種電影評論和工業中的性別定型,需要更多人去「追溯」女性導演的故事和作品。而Dorothy Arzner作為女性導演的始祖,除了挑戰電影工業的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也在作品上保持獨特、不流於傳統性別觀念的視角。
Reference: 《媒介與性╱別》, AtlasObscura & NewYorker
同場加映
Women in Film:寫實地拍出平凡女生的孤獨世界,電影淑女鳥導演Greta Gerwig
Her Story:她的電影很難懂,因為你不留意日常生活──Chantal Akerman
DESIGN: CYAN F/ HOKK FABRICA
9 April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