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 0 1 9 年 秋 季
按 此 進 入 H f 的 異 色 世 界
從霓虹到Pastel,從Tone on Tone到Tie Dye時尚,從文學中三原色與女性的探索,到插畫藝術中電影色盤的重現,我們要問一個問題:為何我們總被顏色深深吸引,以致不能自拔?
◊ ◊ ◊
你是否曾深陷於對某種單色的迷戀?紅的熱情、紫的神秘、藍的憂鬱、黑的深幽……對藝術家而言,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苦苦尋覓後終尋獲的那一單色,不僅成為了手中創作的原料與媒介,更是深愛、寄託和無需言語的自我表達。黑色、藍色和紅色,分別對應了 Louise Nevelson 、Helena Almeida和Louise Bourgeois三位藝術家;三種單色,不僅成為了她們各自的標誌,更是她們在藝術史中所留下的一抹厚重色彩。讓我們一起透過她們的作品,找尋顏色對當時的她們、現在的我們的意義。

美國藝術家路易絲·列文森(Louise Nevelson)的雕塑讓人想起「拼圖」:漫步在紐約市的大街小巷,她喜歡收集不同形狀的物品,並將它們拼接黏合在木箱之中,最終將木箱堆砌成「牆」。20世紀50年代,她突發奇想,將所有的東西都刷成了黑色,製作了第一個全黑木質景觀結構的系列作品,並將自己描述為「暗影建築師」(the Architect of Shadow)。
Louise喜歡用有機玻璃、鋁和鋼等工業材料來探索雕塑創作的可能性。20世紀中期,製作大型裝置藝術的大部份都是男性,而Louise用自身的創作打破當時的性別刻板印象,卻總是收到評價,指她的藝術風格「男性化」;然而,她對此卻不以為然。Louise的藝術成就為20世紀70年代的女權主義藝術運動鋪路,但她認為藝術不應以性別來標籤、分類:「我不是女權主義者,我只是名藝術家,湊巧是個女人。」(“I’m not a feminist. I’m an artist who happens to be a woman.”)
從以黑色為主色調的作品到本人華麗的妝容裝扮,再到不屈不撓的精神,Louise展現出由她自己重新定義的女性氣質──她喜歡畫上濃厚粗獷的黑色眼線和誇張捲翹的黑色假睫毛,搭配彩色頭巾和各式花紋外套。雖然她也曾用白色和金色進行藝術創作,但黑色依然是Louise情有獨鐘的顏色。
我愛上了黑色,黑色包含了所有的顏色。這不是在否定其他顏色,而是接受、包容:黑色包含了所有顏色,是在所有顏色中最高貴的……你可以變得平靜,因黑色會承載所有。
I fell in love with black; it contained all color. It wasn’t a negation of color. It was an acceptance. Because black encompasses all colors. Black is the most aristocratic color of all… You can be quiet, and it contains the whole thing.
– Louise Nevelson
+延伸閱讀|Michèle Lamy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黑色指甲

看到葡萄牙藝術家海倫娜·阿爾梅達(Helena Almeida)的作品中的藍色,不由地讓人想到另一位「藍色藝術家」 伊夫·祈因(Yves Klein)。
Yves Klein調配了一種特別的藍色,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是為「國際基里安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ue,其他譯名有國際奇連藍、國際克萊因藍)。然而,這種藍色曾引起巨大爭議:在名為「人體測量」(Anthropométries)的表演藝術中,Klein將裸身的女子作為「畫筆」,指揮她們用身體蘸取「國際基里安藍」作畫,台下坐滿的卻是身著西裝和禮裙的觀眾。
+延伸閱讀|他是最藍的藍術家──法國新現實主義的Yves Klein
Helena 也用「身體」創作;同樣的藍色,在她的「筆」下但卻變成了一種吞噬、諷刺和反抗。在一系列的攝影作品中,她用藍色油漆塗抹掉自己的五官,或是像將藍色油漆吞嚥吃下,又將「藍色」撥開兩半,也嘗試「擁抱」藍色並與之融為一體……藝術評論家們認為Helena以一種激烈的方式將藍色從「消費」與「假想」中抽離,是對Yves Klein將女性身體作為作畫工具的抗議與反擊。
「當我人在工作室時,我不會起用模特……我知道要將自己置於什麼位置、該擺出什麼姿態以及如何構思構圖……」Helena讓「身體」從男性凝視下解脫,並將之重新掌握在自己手裡。她捨棄畫布、踏出畫框,將繪畫和攝影結合,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最自由的表達方式。
我的工作是我的身體,而我的身體就是我的作品。
My work is my body; my body is my work.”
– Helena Almeida

在長久的藝術生涯中,被譽為「蜘蛛之母」的法裔美國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創作了各種形式的作品,更憑著用鋼材和大理石製作而成、有著各式大小的蜘蛛雕塑而享譽世界。在裝置藝術和雕塑中試驗並結合過各種顏色,Louise卻唯獨把紅色這單色留給了繪畫。
有別於在雕塑中使用剛硬的材質,Louise在畫中用水粉將鮮紅色淡化,如同沾染上流動的鮮血;她用紅色畫出女性的身體、子宮和乳房,還有分娩與哺乳的時刻;鮮艷的紅色充斥了畫面,組成了一切。
Louise曾這樣形容對她對紅色的感受:「紅色是對矛盾和野心的肯定,不論代價、不論危險;紅色象徵了激烈的情感。」(“Red is an affirmation at any cost – regardless of the dangers in fighting – of contradiction, of aggression. It’s symbolic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emotions involved.”)
「母親」是Louise創作的永恆主題。與作為「保護者」的蜘蛛雕像不同,對她而言,紅色代表了「母親」脆弱的一面,而這種象徵則是來自她童年的創傷記憶:父親背叛家庭,讓Louise早早就背起了照顧身體孱弱的母親的責任;生命的脆弱和母親孕育生命的偉大同時並存,紅色既是血液相連的顏色,也是失去生命時危險的顏色,更成為了她宣洩愛與不安的出口。
色彩是一種潛意識的交流,比語言更有力。
Color is stronger than language. It’s a subliminal communication.
– Louise Bourgeois
+延伸閱讀|紅色代表什麼?這三位藝術家認為是熾熱、孤獨和恐懼
同場加映
DESIGN: CHRISTY.L/HOKK FABRICA
29 August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女性藝術家Helena AlmeidaLouise BourgeoisLouise Nevelson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