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細讀過唐朝歷史的,都應該會知道中國古時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其實是位珠圓玉潤的豐滿女子。如果楊貴妃的出生延遲一千年,她也大概跟「美人」這兩個字無緣,極其量只會是位plus size的棉花糖女孩。時代會變,人的品味會變,審美觀也會變。現在仍在為身形外表煩惱的你,不妨看看這100年來,「理想身形」的轉變,也許你會得到一點啟發。
1910s
身材特徵:
- 長脖子
- 斜肩線
- 黃蜂腰
- 葫蘆線條
那個時代有一位漫畫家,Charles Gibson,他創作了一位當代女性的角色:Gibson Girl,被當時的女性視為她們的beauty, fashion icon。而這位Gibson Girl因為喜愛穿著最緊束胸馬甲,所以會把身形塑成葫蘆形,豐滿的胸部和臀部,纖幼的腰,非常有女性味道。
1920s
身材特徵:
- 平胸
- 嬌小身形
- 流線型身材
比起1910年代,20年代的理想身形來得平實很多。當時流行低腰的腰線,通常會在肚臍下,所以沒有細小的臀部就駕馭不了這種服飾。而為了有機會露腿展現性感,當時也流行不及膝的迷你裙 。
1930s
身材特徵:
- 自然腰線和肩線
- up size胸部
經過20年代的「平」和「嬌小」,30年代的理想身形偏向自然一點,似乎是10年代和20年代的混合。而隨著bra-cup sizing的發明,女性亦不再視平胸為目標。
1940s
身材特徵:
- 闊肩線
- 修長手腳
- 高挑身形
- 方正的輪廓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所以這個年代的理想身形亦偏向健碩和強壯一點,甚至跟男性身材一點相似。
1950s
身材特徵:
- 大胸部
- 大臀部
- 纖幼腰部
沙漏型身材回歸了,而在這個年代發明的Barbie就正正顯示出那時的理想身形。當時的女性為了突顯胸部和臀部,更會在這兩個部分加上胸墊和臀墊。
1960s
身材特徵:
- 娃娃臉
- 超纖瘦
- 嬌小
名模Twiggy是這個年代的代表人物,她也代表了新一代的理想身材,纖瘦、瘦小,配上像洋娃娃一樣的甜味臉孔。而這個年代亦流行緊身的禮服,適合小胸部和臀部。
1970s
身材特徵:
- 偏身形
- 小臀部
這個年代興起disco類型的派對,所以為了穿性感的party dress,女生們都會維持纖瘦的身形。
1980s
身材特徵:
- 高
- 長腿
名模在這個年代很吃香,個子高、擁有長腿的女性代表了新理想身形。而當時流行的Jane Fonda式Aerobics,令女性開始鍛鍊肌肉。
1990s
身材特徵:
- 細小骨架
- 嬌小
你知道Kate Moss在這個年代,代表着甚麼嗎?只有5呎7吋的她能當上廣受品牌歡迎的模特兒,正正展示了當代流行的嬌小身形已達理想身材的指標。而服裝亦開始流行一時闊大、oversized或是中性的風格。
2000s
身材特徵:
- 肌肉線條
- 自然腰線
- 黝黑膚色
像名模Giselle Bundchen這樣的身形,有明顯的肌肉線條,自然的胸臀比例,加上黝黑膚色,成為了那個年代的身材指標。
2010s
踏入2010年代,有人還在瘋狂減肥,有人瘋狂健身,亦有人以大臀自居。筆者則認為我們已進入了21世紀,還在跟在「理想身形」這些膚淺的指標也太過時了吧。「理想」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身形可以透過衣著來修飾,而外在美亦不比內在美重要,你說是不是?
All photos via the Internet
TEXT: CRYSTAL C
GRAPHICS: TONY W / HOKK FABRICA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