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Less is More”,你可能想起某護膚品牌的口號,但其實這概念是由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德國建築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提出,而「少即是多」亦是德國設計學院Bauhaus的核心理念。如今,Bauhaus已成為一種思想、一種美學、一種風格流派,甚至成為了Bauhaus字體,體現在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戲劇表演和藝術;Bauhaus超越了形式,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不只是設計歷史上的標誌性時刻, 更是一種生活哲學與態度。
「德式」簡單
字體設計師Herbert Bayer是創建Bauhaus字體的先鋒,他借用了建築學的元素來創建字體,貫徹被後世奉為金句的德國Bauhaus精神──「少即是多」,以清晰的幾何線條組成簡單易讀的字型;為傳達這一信息,Bauhaus字體遵循「形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設計原則,將外型設計重心放在配合字體的功能和目的,簡潔地處理外型與顏色,完全沒有德國blackletter(歌德體)華麗的影子。
無襯線的幾何字型
這套字體有時被稱作“Universal Typography”(通用字體),設計平衡且結構化,不論大寫或小寫,均徹底簡化成無襯線的字母,形成了獨特的字型。Bauhaus不僅可以水平和垂直使用,甚至傾斜排列也可以,相當靈活;這款字體主要用於海報、雜誌封面和廣告。
「少即是多」的極緻──Bauhaus 93
除了設計師外,大眾也可以使用在文書程式Microsoft Word中內建的Bauhaus 93字體;之所以命名為“Bauhaus 93”,是因為此字體於1993年發行 。Bauhaus 39成為了原始Bauhaus字體的變奏,成為了常規字體,其設計「真的非常簡單」,遵循結構化與「少即是多」的原則。
要是你有留意的話,便會發現Bauhaus 93很多時都重用字體形狀,將之向不同方向旋轉後就會變成另一個字母,比如說p、d、q與d、u和n、w和m;有些字母由兩個不同的字母拼成,例如 A與F、A與N。漸漸,Bauhaus 93成為了出現在娛樂品牌上的字體,比如說音響品牌Beats Audio、任天堂玩偶Amiibo就用上了這種字體。
Cover image via Wikiart & Wikipedia
同場加映
DESIGN: CONI.L/HOKK FABRICA
3 October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BauhausDesign Capsule字體建築德國Font Caps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