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用藍色形容憂鬱心情,又愛用桃紅色傳遞心意。樹的翠綠,月的明黃,色彩包裹著我們,變成世界不同的風景,藝術裏浪漫的筆觸,電影瀰漫的色調還有生活中愛意的表達。一連5天,關於愛的顏色,顏色的愛。
每每提起荷蘭畫家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畫中的咖啡館,大家所熟知的應該是他於1888年繪製的畫作Cafe Terrace at Night(又名《星空下的咖啡座》)。在這幅畫裏,在遠處的蔚藍天空中,星星散發著光暈,和街角咖啡廳的暖黃燈光相映成趣。藍色和黃色這一組對比色,總能神奇地在梵高的筆下找到共處的舒適狀態。

Photo via wikiart
畫中咖啡館的原型是位於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勒市的Le Forum露天咖啡館,因梵高的畫作聲名大噪後便將名字改為Cafe Van Gogh,而露天的牆壁也按梵高的畫刷上了暖黃色。

Photo via wikipedia
這幅畫作繪於1888年9月,也是梵高第一幅有星空背景的作品;但在同年的12月23日,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這一年,梵高從荷蘭前往法國,開始了他的旅居生活。在法國阿爾勒度過的時光裏,他陶醉於美得仿佛不真實的風光之中,完成了超過200幅油畫作品以及100多幅素描和水彩,其中更包括了Sunflowers(《向日葵》系列)、Bedroom in Arles(《在阿爾的臥室》)等重要作品。

Photo via wikiart
+延伸閱讀 | What If…假如梵高的向日葵將慢慢凋零
完成這幅描繪露天咖啡館的作品時,梵高或許還沉浸在平和的心境中,眼裡所看到的顏色是那麼的溫柔;在寫給妹妹的一封信裏,他寫到了自己在夜色中看見各種色彩的喜悅,以及對眼前這家散發著溫暖氣息的咖啡館的喜愛:「一盞巨大的黃色燈照亮了露台、人行道、甚至是街道上的鵝卵石,呈現出紫羅蘭的粉色。在佈滿星星的藍天下,位於街道兩旁的房子外牆是深藍色或紫羅蘭色,還有一棵綠樹……除了美麗的藍色、紫色和綠色外,周圍的廣場上燈火輝煌,泛著淡淡的硫磺色和檸檬綠色……事實上,僅僅一根蠟燭本身就能帶給我們最豐富的黃色和橙色。」
+延伸閱讀 | Leisure Loves with Artists : 跟梵高煮一味小菜──焦糖洋蔥
在Cafe Terrace at Night一畫裏,星夜下的咖啡館是小城市民在寂靜夜晚中一個可作短暫休息的地方;他們不慌不忙,只是享受著難得的閒暇時光。在這封寫給妹妹的信寄出的一個月前,梵高在寫給弟弟的信中,還提到了在同一時期創造、另一幅關於咖啡館的畫作——The Night Café(《夜間咖啡館》)。

Photo via wikiart
與Cafe Terrace at Night的氛圍截然不同,在The Night Café一畫中,無論是綠色的天花板、紅色的牆壁還是土黃色的地板,均帶給人一種深深的不安;圍繞著吊掛的煤氣燈所散發出的黃色光線則刺眼又強烈,像是旋渦一般,想要將人吸入到畫中無盡的空間;咖啡館裏寥寥的客人都有氣無力地躺在桌上,透著一股落寞寂寥的氛圍。
在這幅畫中,梵高描繪的不再是咖啡館的外圍,而是進入了咖啡館的內部。在這個原型為Café de la Gare的咖啡館裏,舒適的感覺蕩然無存,只剩下忐忑不安。通過顏色的對比和運用,這種全然不同的感覺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星夜咖啡館」是一個讓人享受休閒和得到愉悅的地方,那「午夜咖啡館」則是一個使人墮落和喪失理智的地方。
不知道畫家對事物的纖細敏感是否體現在對顏色的感知力上:在被縱橫的線條切割出的三個塊狀中,梵高用顏色將其填滿,沒有留下絲毫讓人喘息的空間。在寫給弟弟的信中,他描述了如何通過顏色表達出他對這座咖啡館的複雜感情:「我試圖通過紅色和綠色去表達可怕的激情。房間是血紅色和暗黃色的,中間有一張綠色的檯球桌,還有四盞檸檬黃色的燈,正閃著橙色和綠色的光輝。到處都是奇異的紅色與綠色的衝突對比……房東的白色衣服,也變成了檸檬黃色或淺綠色。」
如今,我們只能透過梵高不同時期的畫作以及他的信件,去了解他曾經充斥著複雜情緒的內心;但如若我們拋開所有的文字資料,僅從他的筆觸中,感受色彩隨著他的心情變化而流動,似乎也能感受到藏在藍色裏的極致溫柔,以及躲於紅色後猙獰的絕望。
+ 延伸閱讀 | 梵高以外,受精神問題影響的畫家還有誰?
同場加映
DESIGN: CONI.L/HOKK FABRICA
20 April 2019, 9:45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Cafe Terrace at NightColour of LoveThe Night Café梵高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