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兩年前的《香港同讀文化節》嗎?「同讀」可解作「同志友善的讀物」,亦可解作「一同閱讀」。今年活動來到第三屆,將繼續帶來不同活動如座談會、真人圖書館、工作坊,和不同LGBT友善團體的參展攤位等。而主辦單位女同學社今屆再為Hf讀者,推薦一系列近年出版的相關讀物。從文學到酷兒論述、從兒童繪本到限制級刊物,總有一本讓你更了解酷兒文化。
港澳原創精選
華語創作一向不乏同志文學的身影,今屆《香港同讀文化節》邀請到香港作家盧妤,在活動期間舉行新書《蓉蓉》導讀會;更越洋請來澳門獨立作者蓮生,出席座談會,大談BL文化和創作軼事。

「《蓉蓉》寫一段花開完果沒結的關係,如何變成沉溺的紀錄,同時訴說了法籍中越混血兒蓉蓉作為一個不羈不放女同志的成長歷程。」

「遼國皇侄蕭敏三為奸人所害,輾轉逃到宋國,因緣巧合之下得到一本《白蓮寶鑑》,從此開始了騙財騙色的旅程!」
同志文學與影像改編
近年越來越多同志文學作品被改編到大銀幕,今年《同讀文化節》為書展選書時亦看準了這一風潮,引入多本曾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中外同志文學。

「如果我們再次相見,請記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我,也同樣會用我的名字呼喚你。」

「西蒙說:凡是正處於戀愛進行式的人,都應該出櫃一下,不管你喜歡的是同性或異性……這樣才算公平!」

「在還不知道什麼叫「出櫃」的年代,一個男人失去摯愛並永遠無望被理解的故事。」
本地性/別日常
在香港,酷兒的故事往往隨著時間湮滅於時代之中,然而如今越來越學者投入性/別研究的行列,替過去不被重視的酷兒留下一點記錄;亦有人敢於出櫃,以一字一句為自己留下憑證。

「記錄了六十三歲到八十九歲的一群老年男同志的歲月故事,在男同志似乎永遠青春澎湃慾望奔騰的形象外靜靜述說著具體生命的平凡與精彩。」

「何式凝的一生就似是電影劇本,一幕幕情節甚至比電影更充滿戲劇性、戲味和張力。 」

「這是一個有關一位雙性人尋找自己燦爛人生的故事,亦是一個蘊含痛苦、勵志、顛覆傳統觀念;甚至被視為把基督教翻轉的故事。」
特別推介:禁不住的童書
去年香港公共圖書館下架酷兒童書事件,引發大眾反思性/別教育和兒童的關係。除了單單地感到不解,《香港同讀文化節》這次就延伸了討論和加入親子閱讀環節。就算只是孩童,也可以有屬於他們的性別疑惑、酷兒故事,這裡就先介紹3本相關讀物。

(左下)Introducing Teddy | Walton, Jessica/ Macpherson, Dougal
(右下)一家三口 | 賈斯汀‧理查森, 彼得‧帕內爾
特別嗚謝:第三屆《香港同讀文化節》籌委Kay So代為整理推薦書單
第三屆《香港同讀文化節》
日期:2019年3月29-31日 (星期五至日)
時間:2019.03.29 15:00-21:00
2019.03.30 12:00-20:00
2019.03.31 12:00-20:00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內容:書攤、市集、座談會、真人圖書館、工作坊、讀書會、親子活動、體驗活動等
詳情
為你推薦
DESIGN: CHRISTY.L/ HOKK FABRICA
25 March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media@hokkfabrica.com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