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奧斯卡頒獎典禮還有一個月,大會日前公布提名名單後,來自外界喝倒彩的聲音不絕,揶揄奧斯卡存在性別和種族偏見的hashtag #OscarSoMale 與 #OscarSoWhite 隨即在社交媒體流行起來。與此同時,一份審視了過去13年共1,300部最賣座電影的報告發現,儘管荷里活男女導演的能力不相伯仲,1,448位導演中卻只有4.8%是女性。究竟為何最賣座電影名單上總是沒有女性的份兒?
+延伸閱讀|不再以白人男性主導,奧斯卡新評委男女分佈「五五分帳」
倡議包容性的智囊團Annenberg Inclusion Initiative剛剛公布了一份重要的報告──《導演椅上的包容性》(Inclusion in the Director’s Chair: Analysis of Director Gender & Race/Ethnicity Across 1,300 top films from 2007 to 2019)。如英文標題所言,研究人員從2007年至2019年十三年間,審視了1,300部最賣座電影的導演性別與種族,分析為何荷里活總是出現嚴重的性別和種族偏見。研究團隊之所以選擇審視導演,是因為導演在電影製作中扮演具影響力的角色,既跟編劇、監製、演員共同奠定電影的創意方向,同時帶領整個幕後團隊;跟其他職業一樣,領導層若然受到性別和種族偏見所影響,團隊中各成員的發展便有機會受到限制。報告以2020年1月1日作為截止日期,盡量對所有在2019年上映的電影進行全面的分析,因此近期上映的《小婦人》(Little Women)亦包括在內。
每20位男導演,就只出現1位女導演
報告中最令人吃驚的數據就是最賣座導演的男女比例──20:1。換言之,在過去的十三年,每20個男導演就只出現1個女導演;更可怕的是,每92位白人男性導演就只有1位非白人女性導演。究竟為何數字會那麼懸殊?研究人員嘗試從電影的評分中探索,看看是否能力上的差別,但結果發現男女導演的平均分相約(男女分數為54對55);當將白人男性、非白人男性、白人女性及非白人女性的分數互相比較時(分別為54.2、54.3、54.3、62.5),非白人女性的分數更是遠遠拋離了同儕。
影響大局的持份者──發行人與頒獎禮評審
既然不是能力上的問題,那麼問題或許出現了在某些在電影業中舉足輕重的持份者身上。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翻查究竟有多少電影公司曾經發行由女性執導的電影時,結果發現各大電影公司的表演遜色:環球影業所發行的220部電影中只有15部由女性執導──然而表現已經是最好,其次是華納兄弟(240部電影中有13部)、索尼影視(211部電影中有11部),表演最差的是派拉蒙,在過去五年期間並沒有發行過任何一部由女性執導的電影。
Kathryn Bigelow Wins Best Directing: 2010 Oscars
Video via YouTube / Oscars
導演Ava DuVernay
頒獎禮方面,研究人員比較了美國四大影視獎──金球獎、奧斯卡、評論家選擇電影獎(Critics’ Choice Movie Awards)和美國導演工會獎(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發現過去12年在「最佳導演」提名名單上只有5.1%是女性,被獲提名最多的女性導演包括:戰爭電影《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與「911」事件驚悚片《追擊拉登行動》(Zero Dark Thirty)導演Kathryn Bigelow、戰爭劇情片《非凡生命歷》(Unbroken)的Angelina Jolie、《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的Ava DuVernay,以及《不得鳥小姐》(Lady Bird)與《小婦人》(Little Women)的Greta Gerwig,當中只有Kathryn Bigelow獲提名而又勝出。
女性的故事有商業價值,也不偏門,可以接觸到廣大的觀眾,讓很多人欣賞。
Women’s stories are commercial, they are not niche. They can reach a large audience. Lots of people can go see them.
—Greta Gerwig to CNBC Make It
導演Greta Gerwig
究竟這些數字對於我們來說有何意思?據報告分析,對於電影系學生和希望當導演的女性來說,在全球觸目的荷里活中,僱用制度與導演本身的能力明顯失去了連聯──最能說故事的女性或非白人導演反而沒有被聘用或給予機會;對於觀眾來說,當權威性的頒獎典禮沒有肯定小眾導演的能力,大家在成長中便會喪失了大銀幕上的學習榜樣。
+延伸閱讀|奧斯卡影后Frances McDormand在致謝辭最後留下了兩個字──Inclusion Rider
為甚麼說影后麥杜雯兩年前的忠告沒有過時?
Frances McDormand wins Best Actress
Video via YouTube / Oscars
這次並沒有任何亞裔導演能夠成功進入報告中「最賣座導演」的名單上,然而我們都知道現實中不乏女性導演,例如近來電影《別告訴她》(The Farewell)的王子逸(Lulu Wang)。兩年前,影后Frances McDormand(法蘭絲·麥杜雯)在頒獎典禮致詞時留下了兩個字 “Inclusion Rider” (「包容條款」)後引起熱議,兩年後她的忠告依然沒有「過時」。當電影界中的權威因偏見、無知等種種原因而忽略女性和非白人導演時,一線演員便得繼續利用自身議價能力,大力推動平等待遇;在「權威」覺醒前,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許只好用實質的行動和金錢支持那些由女性和非白人所執導的好電影──在商業世界中,始終都是票房最會說話。
導演王子逸(Lulu Wang)
Cover image via movie still of Lady Bird
為你推薦
DESIGN: CHRISTY.L/HOKK FABRICA
17 January 2020,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奧斯卡女性電影Inclusion Rider女性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