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數一句比粗口更難聽的說話,「你穿成這樣,難怪被調戲。」可算榜上的前幾名。自古以來,女性都被賦予一種不甚平等,甚至是被男性凌駕於上的地位,即使遇到被性侵犯這樣嚴重的事件,也會有人將罪名歸咎於女生的衣著上。衣著暴露就是罪名?衣著性感就代表那位女生同意跟陌生男性發生性行為?而事實上,又是否所有被侵犯的女性,在案發時的衣著都是性感的呢?關於這個關鍵性的問題,一位攝影師經已率先用她的方法尋找了答案。

來自美國Arcadia University的Katherine Cambareri是攝影系的學生,身存於美國校園的她,時常都會聽到關於女性被性侵犯的消息和新聞。而事實上,在美國,平均每107秒就有一位女性被性侵犯。面對如此荒唐的現象,Katherine開始了一個名為「Well, What Were You Wearing?」的攝影系列,邀請一眾被性侵犯的倖存者,提供她們當時身穿的衣服,讓她拍攝。





Katherine表示,會有這個系列的構思,源自她看過的一本書。「This book, Missoula written by Jon Krakauer, really opened my eyes to victim blaming and the questions victims are asked, such as if they were drinking and what they were wearing at the time the assault occurred.」她認為這些例如「你被侵犯時穿著什麼?」、「你被侵犯時,是否喝醉了?」的問題,表面上的在重組當時的案情,實質上,卻是為施暴者開脫。





假若細心留意她的作品,其實不難發現,受害者所謂的衣著,就跟一般年輕女生沒有什麼兩樣。恤衫、牛仔褲、淨色t-shirt等,跟「性感」、「暴露」完全是南轅北轍。Katherine正正希望透過這批作品,讓大眾知道,性侵犯是沒有跡可尋的,亦沒有既定類型的女性「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根據法律條文,所有不被接受、沒有得到雙方共識的性接觸,經已構成性侵犯的罪行。





或許我們在父權社會生活久了,都對於這種針對女性的偏見盲目了。但作為新時代的獨立女性,除了要學懂保護自己,更要學會分辨是非黑白。被侵犯不是女性的錯,沒有任何理由該讓女生得到侵犯的下場。假若受到傷害,勇敢站出來,跟那些錯誤的價值觀說不,才是杜絕下一個受害者的方法。
Click here for more of Katherine Cambareri’s works!
TEXT: CRYSTAL C
延伸閱讀:
《背起傷痛:以床褥鳴冤的行為藝術》
《Space to Speak:今天,35位性侵受害者選擇發聲,但明天還會有更多人站起來嗎?》
《由墨西哥步行至加拿大:一個被性侵少女的治癒故事》
related stories
猜你喜歡
related stories
猜你喜歡
art & cultureJul 15, 2017
art & cultureJul 14, 2017
art & cultureJul 14, 2017
art & cultureJul 14,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