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中國好聲音》創造的收視神話,讓選秀比賽這個有點過氣的話題又以新的形式繼續著。火爆了兩岸三地的《我是歌手》更是把選秀節目推向了一個新層次──觀眾們喜歡看已經成名的歌手拼個你死我活。第一季的時候,製片人為了找歌手傷透腦筋,然而第二季開始,一線歌手排隊等著上這個節目。因為這個節目可以讓歌手從5萬一場的行情漲到30萬。新一季的名單爆出,曹格、鄧紫棋、周筆暢等等,各個大牌。
選秀比賽一夜爆紅了許多草根明星,而《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對於歌手而言,是一個絕好的回歸大眾視野的機會──除了醜聞和真人秀比賽,你要如何上娛樂版頭條?
在新陳代謝週期極短的音樂工業里,音樂人苦苦掙扎著。好友小熊在朋友圈裡面發了新歌的鏈接── “Fly Away”。這張專輯他準備了四年。這是一首很用力的歌, 他要“fly away from living hell”。他的歌詞就像一杆槍,瞄准了唱片工業。
“歌不能做太好,用midi搞一搞,彩鈴音樂就是這樣。” 2006年,在選秀比賽第一次高潮的時候,他拿下了CCTV的《夢想中國》的冠軍,簽約了香港一家很大的唱片公司。簽約的時候,他以為一切音樂想法都會有團隊幫他實現。結果他的第一張專輯,號稱百萬投資,但是製作時間緊張,成品顯得粗糙。賣了4萬張,而他只收到了400塊人民幣的版稅。之後就是漫長的冷凍期。他曾經不是太明白,為什麼唱片公司的老闆,願意用25萬請他吃一頓飯,但是不願意拿5萬塊製作一首歌。
在烏烟瘴氣,妖魔鬼怪橫行的娛樂圈里,小熊安靜地做著音樂。之後的專輯,他大多自掏腰包,網絡發行。但是對於一個真正的音樂人來說,實體的質感是一切都不能比較的。但是為了實體發行,他需要嘗試無數次,因為他的音樂“聽不懂”。
“你一手夾著煙,一手數著錢,對我說著要紅就得不要臉;我喜歡做夢,你說支持我,只要夢想能夠變成錢。”是不是意味著小熊,一個Berklee音樂學院的畢業生,要走農業重金屬的鳳凰傳奇路線呢?他也想炒個緋聞,和范冰冰最好,但是“我長的沒人屌,又沒有鈔票,只能在自己的歌里發飆”。可是這張充滿他的飆的專輯,等了四年,也沒能發行。
當發專輯的事情又被提上了議程,發行商建議:“去參加個選秀比賽,製造話題,或許專輯也賣得好一點。”似乎每一個選手都有傷心的故事,出身貧寒,父母雙亡,選秀的舞台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一夜爆紅的神話又開始上演。“你讓我裝受傷,在台上輕聲唱,這樣才能讓女孩們瘋狂”。
然而小熊發現,自己最後還是成為了一個靶子。他收到不少選秀節目的邀約,每上一次,就被消費一次──他總是因為一些與實力無關的原因被淘汰,比如“表現太完美,沒有進步空間”或者“選歌太小眾,觀眾可能不願意聽”。淘汰他的選手永遠都加分,因為他們贏了當年的全國第一。一切都像一個局,而他只是為了沖收視率被犧牲的一個棋子。
就在幾個禮拜前,小熊的專輯終於發行了。一個創作型的音樂人,或許本來就是要面對一些不平坦,才可以寫出有力量的作品。
他的迷茫,應該是很多獨立音樂人都有的彷徨。電視節目總是讓人很受傷。導演會找你談話,挖出你生命中最不堪回憶的事情,在與明星評委串腳本的過程中設計好如何下套──也就是如何在鏡頭面前引誘你撕開自己的傷口,然後讓你崩潰大哭。這一集會因為你而收視大增,但是一個禮拜後,當別人的梗更新而你已經被掏空了的時候,你的節目生涯就到此為止了──因為對於這個節目來說,你已經被利用完畢。電視台最喜歡消費人的故事,而且他們只用一次。如果你幸運,可以紅一陣,但是下一季新選手來的時候,你又要開始思考出路了。
一個發展迅速,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生的地方,是獨立音樂最好的成長土壤。如果電視平台不是最終的出口,那麼所有的獨立音樂人應該要聯合起來。音樂節和現場表演永遠是音樂人最重要的陣地。如果說電視觀眾是在遙控器換台之間找到獵奇的快感,那麼買票聽音樂的人,是認真來在音樂中尋找出口的。只能堅強地在這片土地耕種,因為即便失去一個平台,音樂依然會以別的形式傳開。唱片工業或許會死,但是音樂不會。
延伸閱讀
DESIGN: TONY W / HOKK FABRICA
25 February 2014, 4:43 P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