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藝術作品中的完美動作

行動越慢,死的越快。無疑,行動就是生活。- 佐治古尼

「行動越慢,死的越快。無疑,行動就是生活。」這是佐治古尼於電影《寡佬飛行日記》中的格言。如果行動就是生活,那描繪行動的藝術,無疑就是生活的寫照-應該說,它們是生活的其中一部份,是生命中永恆的一剎。以下的藝術傑作在呈現優美的動作之餘,更教人反思生活的種種:

奔跑

蔡國強/《撞牆》,2006年

蔡國強/《撞牆》,2006年

內地藝術家蔡國強的《撞牆》呈現狼羣奔跑、跳躍、然後猛力撞向玻璃牆的過程。這九十九隻原大小的狼以鐵線、塑膠及羊皮包裹禾稈草製成,排列成一道氣勢如虹的拱形,跟撞牆後的「滿地狼藉」形成強烈對比。裝置首於2006年的柏林德意志古根海姆美術館展出,玻璃牆可解讀為柏林圍牆,而狼羣則指盲從希特拉的羣眾,藉此諷刺虚偽的英雄主義及社會上的非理性行為。

飛翔

Dawn Ng/《I fly like paper get high like planes》,2009年

Dawn Ng/《I fly like paper get high like planes》,2009年

新加坡藝術家Dawn Ng以M.I.A主唱的<Paper Planes>首句歌詞為題,透過數百隻紙飛機,描述旅者於思念家鄉及四處遊歷之間的掙扎。這些紙飛機懸於半空中,構成一道道的航線,從一道黑色的窗口中一湧而散,彷彿一個想要征服全世界的旅者的偉大行程表。

老化

Klaus Pichler/《One Third – Carrots》,2012年

Klaus Pichler/《One Third – Carrots》,2012年

有多少女性希望自己能「老得漂亮」!澳洲藝術家Klaus Pichler以靜物攝影捕捉食物「老化」的情況,卻揭露出剩食與過度消費的問題。作品題為「One Third」,原因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掉。照片以黑色背景及直射光線反襯出腐爛食物的顏色及立體感。除了夠吸睛之外,每幅照片均附有文字,說明食物的產地、碳足印及售價,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

變幻(天色)

中西信洋/《日出》,2007年

中西信洋/《日出》,2007年

「 透過捕捉空問上的轉換與恆久流動的時間,我期望作品能跟觀眾互動 。」這是日本藝術家中西信洋對自己一系列「層叠圖像」裝置的描述。作品靈感來自不斷變幻的天然景色,由藝術家將它們逐分逐秒的拍下來,再激光打印到發光的塑膠玻璃上,構成一道憩靜的、流逝的風景。

方戚薇/《樟宜灘日落》,2013年

方戚薇/《樟宜灘日落》,2013年

台灣電影攝影師李屏賓曾說過:「光影無處不在,但你不去關心它,它不會屬於你的。」來自新加坡的方戚薇透過縮時攝影,表達出時間作為第四維空間的概念。她的作品多以日出或日落為題,以便捕捉最明顯的光暗差異。作品結合同一個場景於不同時段的景緻,有如萬花筒一樣,透視尋常生活中的不尋常。

繪畫

畢加索(Gjon Mili攝)/光畫,1949年

畢加索(Gjon Mili攝)/光畫,1949年

「光畫」當然不是甚麼新鮮事物,但如果這是畢加索於1949年畫的光畫,說法就不一樣了。話說當時Gjon Mili於《生活雜誌》當攝影師,他給畢加索看了自己的近作:一批由溜冰好手於黑暗中穿上閃燈溜冰鞋、做出跳躍動作的照片。看過照片後,畢加索便在Mili的掌鏡下,以小電筒於黑房塑造出公牛及希臘諸神等肖像。照片其後刋於《生活雜誌》。

爆炸

Ori Gersht/《Blow Up》,2007年

Ori Gersht/《Blow Up》,2007年

如果你認同世界末日是世上最浪漫的事,那你大概會喜歡以色列藝術家Ori Gersht的這批大型攝影作品。Gersht依照十九世紀畫家Henri Fantin-Latour一幅靜物油畫排成花束,然後引爆花束、拍下爆炸的一刻。柔弱的花朵跟致命爆炸構成強烈對比,而照片則紀錄了摧毀性的瞬間。

墜落

Claire Morgan/《Captive》,2008年

Claire Morgan/《Captive》,2008年

英國藝術家Claire Morgan擅長用魚絲締造「懸念」。墮地的貓頭鷹被困於一座散落的膠裝瓣中,一隻白老鼠好奇地走近,場面如夢似幻。波蘭詩人Tadeusz Różewicz於<Draft of a Modern Love Poem>中曾言道「麵包最具體的描述,就是對飢餓的描述」;若此言屬實,那麼貓頭鷹墮地的情景,想必最能表達無價的自由與生命力。

閃爍

Stig Skjelvik /The Strømer,2008年

Stig Skjelvik /The Strømer,2008年

作為文化節的一部份,此LED感應牆曾駐守挪威桑內斯一條行人通道內。它的有趣之處在於可將途人的影子顯示成LED光,既可作環保照明之用,又可促進途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將陰影化作光線,不失為正能量的表現。

跳舞

丸山真一/Nude,2012年

丸山真一/Nude,2012年

Marcel Duchamp於1912年的畫作《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呈現濃厚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啟發日籍藝術家丸山真一創作出攝影系列《Nude》。丸山邀請舞蹈員演繹事先編排好的舞蹈,拍下無數照片,最後挑選其中的一萬幅,並將它們合成數幀照片。他期望能透過作品呈現佛學對時間的觀念:在佛學思想中,時間不是線性的,而是不斷的循環,因此每一個時刻都是獨立的個體,縮時攝影正好能表逹個別時刻累積得來的結果。

照片來源:互聯網

TEXT: MAUREEN N

hftv-bottom-ad
Post bottom banne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