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醫院一遊:打開玩具世界的神秘角度
還記得《反斗奇兵》中的角色Baby Face嗎?那個獨眼嬰兒娃娃頭裝上金屬蜘蛛腳的玩具。好好的一個嬰兒娃娃被頑皮的小孩改裝成怪物,真不知道是可怕還是可笑。在電影中,每一件玩具都是有生命、有感情,在没有人類在場的情況下,他們會活動、說話,甚至和攜手合作,共渡難關。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相信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受傷的玩具會被送到玩具醫院接受治療。
「破了的娃娃和小熊會被送到娃娃醫院接受治療。」這並不是小孩子的天真想法,或是大人們為哄小孩的謊言,在悉尼就有一家以修補玩具為生的玩具醫院「Doll Hospital」。 自1913年開始營業,至今傳至第三代,救回了三百多萬個玩具的生命,當中包括了陶瓷或塑膠娃娃、泰迪熊以及各式各樣的玩具。最近澳洲攝影師Jason Reed就用鏡頭攝下了這家玩具醫院的生命故事。
在這輯照片中,可以看到Doll Hospital內神秘的一面。數之不盡的玩具殘肢、軀體和臉目糢糊、五官不全的娃娃頭堆滿了一個又一個抽屜。坦白說,是有點兒恐佈,再加上陰暗的環境,就像集中營一樣。這裏的玩具醫生都相當專業,上至打磨、重新上色,下至化妝挑選衣裳,每個手術步驟都一絲不苟地進行。當娃娃重新裝上眼睛,張開眼看世界的一刻,臉上亦重新流露出生命的光彩。
這份工作最大的滿足感不是修補好破舊的玩具,而是修補好客人的童年回憶。客人抱着失而復得的兒時玩具,臉上的喜悅和感謝的眼淚就是最大的回報。在這個資源豐富的年代,工業的進步,一件塑膠玩具是垂手可得的事情。玩具破舊了,花一筆比買玩具更大的金錢去修理是天大的笑話、不切實際的事情。當我們覺得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想當然時,Doll Hospital就讓我們好好反思人與物的關係。
要修補的,又豈止玩具?
All photos by Reuters/ Jason Reed
TEXT: SYBIL
GRAPHICS: TONY W/ HOKK FABRICA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