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正題前,先說一件事。剛剛升上中學的時候,教學語言由中文轉為英文,對所有學生絕對是個大挑戰。最令我深刻的是一堂綜合科學課,當老師問:「Does anyone know the English names of the twelve planets?」(有人知道十二大行星的英文名字嗎?) 我充滿自信的讀出十二個行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Venus、Mars、Jupiter、Saturn、Uranus……為甚麼我會那麼厲害?因為我有看《美少女戰士》!
男生看《美少女戰士》很奇怪嗎?事實上有不少男生也是它的粉絲!還記得《美少女戰士》初出版時轟動整個漫畫界,為以男性讀者居多的漫畫市場增添了不少女支持者。當時,我習慣看的英雄漫畫如《龍珠》、《超人》、《機動戰士》等都以男性作為主軸,《美少女戰士》可以說是女英雄主義的先驅! 這個設定,一改我們以往對所謂「少女漫畫」的想法。女性不再被形容成只顧談戀愛的一群,她們同樣亦可成拯救世界的一份子。而且,Sailor Moon的口頭蟬「月棱鏡力量,變身!」、「愛與正義,穿水手服的美少女戰士Sailor Moon」、「我要替月行道,儆惡懲奸」更成為童年之中記得最清楚的金句之一。
《美少女戰士》之後,出了不少以女英雄為主軸的作品,例如:《飛天少女豬事丁》、《婚紗小天使》、《小魔女DoReMi》、《光之美少女》等,但這些都比不上《美少女戰士》。因為它們的世界觀都沒有《美少女戰士》的完整,人物性格亦沒有《美少女戰士》刻畫得細膩。它以整個宇宙作為世界觀,以行星作為提材,既點題又帶出教育意義。而且,它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既顯示到女性英勇的一面,同時亦保留女性的特質在內。就如,月野兔笨得來帶點可愛、火野麗霸度得來帶點溫柔、水野亞美聰明得來又慷慨、木野真琴剛強得來又帶點柔情、愛野美奈子Lady得到又帶點開朗。男生最buy的就是,她們既有英雄感,但又不失其作為女子的姿色。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試想,如果《美少女戰士》的人物都變成了肌肉女,就算她們有多厲害,都會失去那幻想的空間。
當然,我們男生不是膚淺的只看變身的那一幕。我們跟女生不同,不是留意美不美、華不華麗,更著重的是故事內容的連貫及人物性格的表達。作為一個專業的小毒男,當然也看出作者武內直子是有用心編排的。她們的性格,充分反映在戰鬥上,例如:水野亞美永遠都會利用她的智慧,作周詳的計劃,為戰鬥作好部署。木野真琴每次都會像開荒牛一樣,為隊友開山劈石。月野兔,永遠都會橫衝直撞,拯救隊友絕不放棄。這個手法,令女生想起不離不棄的好姊妹。而我們男生亦會想起中學時的一班好友,總有人是水野亞美的聰明,給我們抄功課;亦總有人是月野兔的橫蠻,但十分講義氣。當時我們的小宇宙就是學校,而惡勢力就是「輔導老師」。每次再看《美少女戰士》,都會帶給我青春的感覺。
或許有一點,女生多年來看《美少女戰士》都沒有察覺的,但以男生的角度來看就很容易理解:故事雖然以女戰士為主角,但粉絲們,你們記得禮服幪面俠嗎?每當Sailor Moon遇上危機時,禮服幪面俠都會及時出現,化解危機。最終都是英雄救美。這個大概說明了,很多女生都有自立與獨立的能力,只是當她們遇上問題,都希望有一個能讓她依賴的人出現,也是渴望被保護的。。(不然,禮服幪面俠是在幹甚麼?)
願天下女士都能像Sailor Moon般找到一個能保護你的禮服幪面俠。同時,亦願天下間所有兄弟都能成為別人眼中的禮服幪面俠,保護你心愛的人。
對了,今次特別提起《美少女戰士》,是因為美少女20周年的宣傳終於來到香港站了。這次的時裝企劃由新品牌TMDJ策劃,在銅鑼灣世貿中心開設了Pop-up Store。不要再以為看《美少女戰士》是女士們的專利,這個計劃由903 DJ 少爺占和超級粉絲王友良一起策劃。所以,快點跟男朋友一起去吧,他們暗地裡可能也是忠實的粉絲呢!
《美少女戰士》主題曲 ﹣王馨平、周慧敏、湯寶如
延伸閱讀
DESIGN: MOLLY L/ HOKK FABRICA
1 May 2015, 12:23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美少女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