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從前學畫時第一步就是臨摹大師級的作品,老師見筆者全神貫注地雕琢梵高《星夜》躍動奔放的筆觸,不禁笑言:「從前畫家隨意地揮筆時,大概沒想過後人會如此措意地模仿。」老師的一句像木棒一樣敲在後腦上;大師也是人,又怎會不曾錯過,畫下瑕疵:只是我們不曾看見或者視而不見;一幅完美畫作的背後,可能是隨性的描畫,也可能經歷過多番修改。多得影像技術的發達,我們現在可以用X光和激光掃描技術看到名畫表面下的種種創作過程,以下分享的作品,又有沒有改變你對「完美」的理解?
《抱銀貂的女子》── 達文西
達文西比較為人熟悉的畫作一定非《蒙娜麗莎》和早前引起熱話的《救世主》莫屬,而《抱銀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就是他四幅關於女性的作品的其中一幅。畫中主人翁是米蘭公爵的情婦Cecilia Galerani,有指她手中的銀貂就是喻意他們珠胎暗結,懷了公爵的孩子,也有指牠是貞潔和慾望並存的象徵;而在光學工程師用特製攝影機測量反射的光的照射下,我們發現畫家原本只畫了女主角,銀貂是後加上去的,也為後世解讀這幅畫時加了點趣味。

Isabella de Medici──意大利畫家Alessandro Allori
有不少人以贗品來謀取利潤,這幅16世紀佛羅倫斯公爵女兒Isabella的肖像,就曾被卡內基美術館認為是19世紀的假貨,只因它的繪畫風格與時代背景不符。在X光檢驗下,研究人員發現它下面的一層確實在文藝復興時期成品,人們估計,上面維多利亞風格的一層應該是為了符合當時的審美觀,令它更容易賣出而更改的。

Photo via The History Blog
《藍色房間》──畢加索
我們曾經提過畢加索《藍色房間》(The Blue Room)的裸女沐浴下是一個神秘迷樣的托頭男子,或者你可以用浪漫的論調去解讀它:不明的男子身份替房間的故事抹上神秘的色彩,是冰冷藍色時期中的一點趣味。若然以實際的眼光去看也無不可:畢加索很可能是因為太窮,無法負擔新的畫布,所以索性把新作覆蓋舊作,也算藍色時期潦倒的證明。


《擦粉的女人 》──佐治 ·秀拉
這個在悉心打扮的女模特兒是畫家佐治·秀拉(Georges Seurat)的情人,左上角的窗戶現在是一盆盛放的鮮花,X光之下,它卻是一個有鬍子的男人,大概是畫家本人的自畫像;聞說Seurat因為沒有公開過這段情人關係,所以他的朋友看到這幅畫時覺得十分滑稽,而Seurat就因此用鮮花蓋過自己唯一的自畫像,直至多年後才靠科技重見天日。

Photo via wikiart

Photo via listverse
Reference: List Verse, BBC & Daily Mail
同場加映:
Art for Dummies:都是肩帶滑落的罪過!這幅名畫,被昔日社會唾罵
In Art, In Love:裸體還是穿衣?只因隱藏著這些故事,名畫才如此耐看
揮霍無度、「何不吃蛋糕?」── 瑪麗皇后真的是個無知的貴族嗎?
DESIGN: LAWRA/ HOKK FABRICA
13 January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More: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