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革命:他們,為何將紐約地下鐵車站名全都換上女性的名字? - HOKK fabrica

名字的革命:他們,為何將紐約地下鐵車站名全都換上女性的名字?

HF Crewon October 18, 2016 at 12:00 am

每天上班上學,放假四處覓食遊覽,走過無數條街道,穿過無數座大樓,見過無數個街道牌和大廈正門,但大家又對於那些刻在基建上的名字,有多熟悉?一般人不會仔細查考街道或建築名字背後的故事,只知道那些以人物命名的基建必定是用作記念一些立下豐功偉績的人。用作記念偉人是沒錯的,但為甚麼名字大多都是屬於男性的?

這個問題吸引了美國作家Rebecca Solnit和Joshua Jelly-Schapiro注意。根據日常觀察和詳細研究,他們發現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紐約市,原來是一片男性的土地,紐約市(十七世紀英格蘭皇室 Duke of York)、麥迪遜大道(前美國總統麥迪遜)、曼哈頓東邊的亨特學院(學校創辦人兼校長Thomas Hunter )等地區、街道、建築、公園、廣場、學院、企業、銀行、 雕像、紀念碑、山峰,大多數是以男性偉人命名。

Nonstop Metropolis new york feminism
惠特尼美術館
Photo via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那麼,究竟有沒有公共建築物是以女性命名?惠特尼美術館(二十世紀藝術贊助人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是少數的例子。雕像方面,全個紐約市就只有五個雕像(聖女貞德、前以色列總理Golda Meir、美國詩人Gertrude Stein、前美國第一夫人Eleanor Roosevelt和廢奴主義者Harriet Tubman)是以女性命名,當中有四個都是近三十年才落成,在這之前所有雕像都是用作記念男性偉人,就算是全紐約最大的自由女神像,她都是沒有名字的。除了這些,相信紐約市再沒有任何橋樑和主要建築是以女性命名。

或許你會覺得女權主義者好無聊,連命名學上也要爭取兩性平等,但其實Rebecca Solnit和Joshua Jelly-Schapiro的擔憂是合理的。歷史上不乏對社會貢獻良多的女性,但她們的名字並沒有被記錄下來,沒有透過成為基公共建築物和基建的名字而正式進入人們的日常記憶之中,漸漸她們的名字和貢獻就會被公眾忘記。不只是女性被篩走,少數社群在命名學上亦被排除在外。

Nonstop Metropolis new york feminism
Rebecca Solnit和Joshua Jelly-Schapiro
左:Photo by Adrian-Mendoza v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右:Photo via Clocktower

名字就是個體的身份,名字被記得,等同於她的存在和貢獻被肯定。因此,Rebecca Solnit和Joshua Jelly-Schapiro想到將美國人每天都會查看的地下鐵車站圖重新設計,以美國歷史上重要的女性人物取代車站名字,結果發現原來值得被記下來的女性比我們想像中多。

Nonstop Metropolis new york feminism
由Rebecca Solnit和Joshua Jelly-Schapiro所設計,女權車站圖記錄了昔日以紐約作為活動基地的女性偉人的名字。
Cartography By Molly Roy, From “Nonstop Metropolis,” By Rebecca Solnit And Joshua Jelly-Schapiro. Subway Route Symbols ®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Nonstop Metropolis new york feminism
女權車站圖(局部)
Cartography By Molly Roy, From “Nonstop Metropolis,” By Rebecca Solnit And Joshua Jelly-Schapiro. Subway Route Symbols ®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Nonstop Metropolis new york feminism
女權車站圖收錄於此新書中
Photo via Bid Now

書名:Nonstop Metropolis: A New York City Atlas
作者:Rebecca Solnit, Joshua Jelly-Schapiro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19日
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一直以來,女性都是「寂寂無名」,就算名字被公共建築或基建使用,她們的身份都是某某的夫人、母親、女兒等。女性不是附屬品,女性是獨立的個體,她們的名字亦應該將這反映出來(當然她們也有權選擇自己的稱謂)。試想像,如果我們每天經過的街道和大廈都有一些偉大女性的名字,相信公眾記憶裡面亦會有更多女性的足跡。
hokk fabrica hong kong magazine 香港雜誌網上
香港不少街道和建築物都是以總督、英國皇室成員或重要官員命名,反映其殖民歷史。以女性命名的地方在香港亦屬少數,但成功進入公眾記憶的是維多利亞公園、伊利沙伯醫院、麥理浩夫人度假村、金夫人馳馬徑等。

Cover image via huffington post

Reference: The New Yorker, hk-place.com

TEXT: FLORIELLE
DESIGN: CYAN F/HOKK FABRICA

延伸閱讀:《從金娣到Angelababy到Nutella:關於改名這回事》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WATCH: 黃天頤 Tinyee:一句為自己爭取時說過的話

Send this to a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