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並非第一次談Aphrodite……
美,她是眾神首選的最完美;
誕生,她在春風與海泡相沫下誕生。
別忘了那海泡是從烏托諾斯的陽具而來,眾神都以她作為性幻想對像,一路走來的藝術家均以她為繆斯,那象徵着愛與美的女神,那口耳相傳的維納斯。
1820年,在愛琴海的一個島嶼上,發現了一座半裸的女神像,人人道她是愛與美女神,希臘的Aphrodite(阿佛洛狄忒)、羅馬的Venus(維納斯),該島嶼名叫Milos(米洛斯島),故此這座女神像被命名為Venus de Milo,米洛的維納斯。

神像被認為是Judgement of Paris(帕里斯的評判)中的Aphrodite,她與Hera(眾神天后希拉)、Athena(智慧女神雅典娜)為了爭奪一個刻着「「καλλίστῃ」(意即To/for the fairest one,最美女神)的金蘋果而引發了一場選美賽事。本來擔任評判的宙斯,把這個危機四伏的裁判權力推卸給特洛伊王子Paris(帕里斯)。三位女神為得到這個金蘋果—最美女神的稱號,各施渾身解數,各出賄賂手段,這位特洛伊王子最後選擇把金蘋果送給Aphrodite,因為Aphrodite將賜給她人世間最美麗的女人──海倫,Hera和Athena為了報復被落選的結果,決定摧毀特洛伊,這場選美比賽便成為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線。

Photo via Wikipedia
一直相信雕塑所呈現的是贏得金蘋果的維納斯,儘管是條件換來的美譽,但在愛與美的範疇中,對維納斯的美再錦上添花地肯定。
可恨可惜的是,女神在米洛斯島被發現時,一雙玉臂早已斷去無踪,考古學家嘗試尋找,但手臂的石骸或許已成瓦礫、泥塵,縱然塑有完美黃金比例的石軀,並奪得「最美女神」金蘋果,但斷臂的維納斯…完美的維納斯…或許不能劃上等號。同時,因着斷失手臂,雕像的身份被質疑。
她,可能不是維納斯。
要判斷一件年代久遠的藝術品年份,運用科學方法,例如用射頻檢定石頭的年齡等等,尚可解開,但要判斷藝術品的內容本身,大多需要依靠文獻的記載或藝術品本身所呈現的各項去推考,在沒有文獻記載的情況下,透過檢視雕塑的配飾、衣物或周邊配件,來推斷出雕塑所刻造的是誰,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在身份成疑之際,另有人相信神像的原型是海洋女神──Amphitrite(安菲特里忒),原因是米洛斯島是崇拜Amphitrite。不過,同樣沒有確實證據,亦難以成立。
如果果真是愛神維納斯,她或會手持鏡子或蘋果,以象徵她的美,沒了雙臂,下半身只覆了布紗,沒有配飾,沒有周邊配件,拿不了東西,配戴不了珠寶,只剩被評為黃金比例的身軀,一連串的疑問下……
結果,無人能完完全全佔據這座神像的身份,但亦沒有被推翻什麼,至今仍叫作Venus de Milo,兩米的身高,標準的體態,昂立在巴黎羅浮宮之中,唯獨缺乏的一對手臂,專家嘗試用3D技術還原它們,型態上左手的確有可能握着一個蘋果,但身份依舊是謎,不過也無關痛癢,她仍然是一尊有名的維納斯雕像。
用科技還原神像
Video via YouTube/Anders Raden
英國藝評Jonathan Jones就這樣形容她:
The Venus de Milo is an accidental surrealist masterpiece. Her lack of arms makes her strange and dreamlike. She is perfect but imperfect, beautiful but broken – the body as a ruin.
(譯:《米洛的維納斯》是一個意外的傑作。手臂的缺席讓她看下去奇怪和夢幻。她完美卻又不完美,美麗卻又破碎──是一個遺落的身體。)
因着斷了手臂而被質疑身份,卻因着這份不完美而永久保留了Venus de Milo。
Sources: The Guardian, History, Big Think, Study
DESIGN: LAWRA/HOKK FABRICA
22 January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