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覺得,我們誰都好像一座懸在半空中的浮城。
在不久之前,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之下,我的手機莫名壞掉了。一向沒有Back up習慣的我,就是這樣,失去了最近兩年的一切「證據」。聯絡電話、聊天紀錄、照片影片,都在手機壞掉的那一瞬間,化為烏有。兩年的回憶,仿如從未出現過一樣。
一秒之間的蒸發讓我感受到的,並不是可惜,而是一種對周遭事物陌生的感覺。我這才意識到,在我心底的某一處,原來也埋藏著對這些所謂「證據」的依賴。
沒有了這兩年的「證據」,我曾有感乘搭了一部時光機,回到了兩年前。已經久未聯絡的朋友列在聊天紀錄之首,而在最近親密無間的朋友卻連電話號碼的痕跡都沒有。心中泛起的這一陣陌生,連同害怕把我一併吞噬。因為我和他們的關係的「證據」,只剩下腦海中仿如幻影般,若有似無的回憶。
我該用什麼方法去證明我和你的關係?萬一,有人告訴我,我腦海中所謂的回憶都只不過是我想像出來,我該如何辯解?我又該如何證明一切確實存在?
稀奇古怪的問題不斷浮現在我的腦袋之中,恐懼讓我快要喘不過氣來,甚至讓我把朋友約出來讓我定下心來。那時候我看著朋友的臉,竟覺得絲絲陌生。這令我想起George Orwell 《1984》中的一句說話:
When there were no external records that you could refer to, even the outline of your own life lost its sharpness.
(譯:當我們再沒有具體的外在證據可以參照時,連我們生命的輪廓都不再清晰可見。)
或許我的確想得太多。又或許,我過於依賴「證據」。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有生為浮城的想法。
我們一直被回憶和經歷承托著,它們無形,卻足以令我們一直能夠浮游半空,享受關係帶給我們的喜怒哀樂。但卻因無形,在我們低頭一看之時,在一團團茫然之中總是找不到根據,使我們開始轉從實物「證據」之中找尋安全感。
於是,我們都忘了我們本來就懸浮著的事實。存在的事情的確存在,這是我們明明知道的,卻總是因為依賴「證據」而質疑事實。
安全感從來都不應建築於「證據」之上,而是應來自我們本身。即使「證據」化為灰燼,關係、回憶、感情並未改變絲毫。
改變的,不過是我們的那座浮城罷了。
Cover image via The Virgin Suicides (1999)
4 April 2018,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