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即使不是修讀文化研究的人,對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這個名字都不會感到陌生,他集不同身份於一身,而他的作品絕對是影響著後世的宗教、道德、文化、哲學及科學不同廣泛的領域。但今次要說的並不是尼采,而是讓尼采一輩子只為她一人傾心的女子──Lou Andreas-Salomé 。不少人都說令尼采後期變得精神崩潰,一直孤獨終老,甚至厭惡女性的,正正就是Lou Andreas-Salomé,那到底Lou Andreas-Salomé是一個怎樣的女子,能令當時的才子們為她傾心?
Lou Andreas-Salomé可說是19世紀中最出色的女性之一,是一個作家、心理學家和思想家。1861年出身於俄羅斯將軍家庭的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更加是唯一的女生,所以並不難想像她是受著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可是她跟當時的女性並不一樣,她從小就有著很強的求知慾,喜歡學習和思考各種議題,可惜的是當時的社會對女性的規範仍然很多,她渴求獨立和自由的心並不被認同。

在她19歲那年,她離開自己國家到外國求學,雖然中途曾因病而停學,但她求學的心並沒有因此而中斷,反而讓她遇上了尼采和著名哲學家Paul Rée,從此展開了一個三角關係。Paul Rée比尼采更早認識Lou Andreas-Salomé,而當時他已經對Lou Andreas-Salomé產生愛慕之情,所以就希望把這位他非常欣賞的女生介紹給好朋友尼采,而雖然尼采一直都只會對知識上的事產生興趣,他甚至傲慢的說過自己只能忍受兩年的婚姻,但當他跟Lou Andreas-Salomé第一次見面時,他都被這位知性的女生吸引著,按捺不住問了:「我們是從哪個星球一起落到這裡?」( ‘From which stars have we fallen to meet each other here?’),這樣絕對能知道尼采對她的想法,而尼采亦跟Paul Rée坦言說:「我渴望這種靈魂」( ‘I lust after this kind of soul’)。

Lou Andreas-Salomé對尼采和Paul Rée其實也有著好感,她被他們的才華吸引著,但她對兩位男士的感情卻只是止於友情上,她們三個為了能更專注和深入研究不同議題,Lou Andreas-Salomé更有著三人同居的想法,當然在社會的標準上這是一件不被容許的事,但她在作品中形容他們三人是自由思想觀念的論者,是不會認同社會強加的限制,他們相信自己有著創造出道德系統的能力,所以他們繼續著手計劃希望實踐這件事。但最後竟然是尼采拉倒整個計劃,他認為世界並不能接受這件事,除非Lou Andreas-Salomé跟他結婚,這次是Lou Andreas-Salomé首次拒絕他的「求婚」,而其實在這以前Paul Rée也都嘗試過向她表明愛意,但還是被拒絕了。

說到尼采最著名的一句話必定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一句「你去女人那裡嗎?別忘記鞭子!」( ‘Thou goest to women? Do not forget thy whip’),對於這句說話,不同人都有著自己理解它的一套,有的人說這是尼采討厭女性的證明,因為他要利用鞭子去拒制女性;亦有人說在尼采的哲學中,女人其實是象徵著反復無常的生命,所以這句話其實是批判著兩千多年的柏拉圖主義的傳統,指柏拉圖主義不理解生命自身的真理,因而才會利用鞭子粗暴地希望征服生命(女人)。但有趣的是他們三人有一張最著名的合照,合照上竟然是Lou Andreas-Salomé拿著皮鞭作狀揮動著,而在他前面的就是尼采跟Paul Rée兩位男士,這次合照的確令是由尼采所想的,有人說這張照片絕對能反映他們三人當時的關係,還有是尼采希望能被Lou Andreas-Salomé主宰的想法,但最終她都沒有接受這條鞭子,而有傳正正是因著被Lou Andreas-Salomé拒絕愛意,尼采變得精神崩潰,而其後Paul Rée更因Lou Andreas-Salomé結婚而自殺身亡。
雖然她結婚了,但她跟丈夫Friedrich Carl Andreas是沒有性的婚姻生活,更容許丈夫跟其它女子生下兒子,而她則在已婚後遇上她稱為「生活中第一個真正男人」的年青詩人Rainer Maria Rilke,雖然Lou Andreas-Salomé年紀比他大15歲,但他們對對方卻有著好感,一直保持著曖眛的關係,直到Lou Andreas-Salomé最終忍受不了他對自己的依賴,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空間去工作和思考,這段關係才在Lou Andreas-Salomé提出下完結。而到了Lou Andreas-Salomé 50歲時,她就跟隨了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進行研究工作,弗洛依德對她亦有著一份好感,並稱讚她是一位出色的女性。
即使到現今來說,Lou Andreas-Salomé對於兩性的態度和想法仍然是非常前衛,她一心希望擺脫女性在社會上的定型,為的就是跟隨著自己自由的心去走,這種想法絕對超越了當時的思法體制,當然這樣的她也受著無數人的指責。但她非常了解自己,她認為女性絕對不是其他人的附屬品,她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或一段關係,她就只屬於自己。Lou Andreas-Salomé能把感情分得一清二楚,不會為了其它事情左右她追求正確戀愛的心,勇敢去抓著愛情卻又不會被其吞噬,絕對是二十世紀自由女人的榜樣。

Reference:Wikipedia, Faena aleph, Brainpickings, Paradox of the day, Authorscalendar, Zhihu, Cultutre and Religion and the Art Newspaper
Hf Her Story,同場加映:
21 February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