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準認識「金屋藏嬌」這個成語,可是你又知道它的典故嗎?原來它本來是用來形容「元配」,而非「情婦」。而漢武帝是第一位金屋藏嬌的男人,沒錯他就是漢朝史上最著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皇帝。這位陳阿嬌可說是元配對付情婦的反面教材,三番四次陷害情婦,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金屋藏嬌」的主角。
先說說「金屋藏嬌」這個成語的故事。在劉徹四歲時,長公主問他要不要娶妻,儘管有百多個女生讓他選擇,劉徹卻都看不上眼。長公主再指著女兒陳阿嬌問:「阿嬌好不?」膠東王劉徹便笑著說:「好!如果我娶了阿嬌為妻,定會讓她住進黃金造的大屋。」所謂的「金屋藏嬌」就是這個由來,它是一個對元配的承諾,原意絕非用來形容情婦呢。
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
膠東王曰:「欲得婦。」
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
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
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歷史上亦有記載劉徹在6歲的時候,與10歲的陳阿嬌訂婚。因此,長公主出了許多力幫助劉徹成為太子,及後劉徹兌現承諾,立了陳阿嬌為皇后。
世上大概沒有一位女子比她更尊貴,外公、舅舅和夫君都是皇帝,而太皇太后和太公主是最疼她的外婆和娘親。天下間一切事物,沒有什麼她是擁有不到的。陳皇后生得標緻嫵媚,而且性格驕縱,但是一直膝下無兒。所以當時武帝的舅父,早認定武帝會無子繼位,預計堂叔劉安代之。
可是後來衛子夫大受武帝寵愛,更懷有龍種,陳阿嬌當然妒火中燒,更幾次對衛子夫下毒手。武帝知道後尤是憤怒,自然更加寵愛衛子夫。所以說陳阿嬌可說是元配對付情婦的反面教材,未能挽回丈夫的心之餘,還讓他更偏袒情敵。
愛情,有時真的會讓人失去理性。
陳阿嬌因求夫心切,相信了巫蠱之術,最後當然被廢長居長門宮。與其對付情敵,不如動之以情。相傳她被廢後,悲怨萬分,既懷念以前與武帝恩愛的日子,又希望再得到皇上的寵幸。就「請槍」重酬請當時最負盛名的司馬相如為她作一篇賦,冀望武帝知道這篇情書以後,可以恢復舊情。《昭明文選》有記載,陳皇后因這篇賦而復幸。「長門買賦」這個成語也是由此而來。
她能夠成為兩個成語「金屋藏嬌」與「長門買賦」的典故,這樣名留千古是幸運,還是不幸呢?陳阿嬌雖然看似要風得風,實際上她心目中最渴望得到的卻永遠無法填滿。
這個世界往往就是有一些物質不能代替的缺口,而此正正就是生命的有趣的地方。
延伸閱讀
DESIGN: CYAN F/HOKK FABRICA
21 June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