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美國導演史提芬·史匹堡憑著電影《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大獎。這部給他視為執導以來拍攝過最重要的作品改編自小說《舒特拉的方舟》(Schindler’s Ark),故事講述德國商人舒特拉如何因良心發現而將猶太人從集中營拯救中出來;電影以黑白色調為主,而戲中唯一出現的色彩鏡頭──小女孩的紅外套──正是象徵了舒特拉在心態上的轉變。
小女孩的紅外套
在這套黑白電影裡,彩色畫面只出現過數次,每次都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像是蠟燭熄滅所預示的就是無情災難的臨來;後來為商人帶來衝擊的,則是在街上與人潮逆流而行、身穿紅外套的小女孩。
起初,主角舒特拉只是想在戰爭中撈油水,才會聘請猶太人於工廠工作,以節省工錢。初時,這位商人也不太願意把不太能幹活的猶太人留在「名單」上,勉為其難容許他們在給視為避難所的工廠工作,而他這種心態在受到猶太人感激後起了變化,如同他遇上小女孩後也產生了微妙變化一樣。
非黑即白世界中的生命力
對他而言,小女孩一身的紅色是在這個非黑即白的權力世界中僅餘的生命力。小女孩對戰爭和殺戮懵然不知,即使遊蕩街頭亦沒有對未知流露恐懼;把這種童真模樣看在眼內的舒特拉大受觸動,亦一再驅使他鋌而走險。
屬於紅色的危險與死亡
一身紅色也預示了危險,而這種不安終於在進一步的屠殺行動中爆發。在一輛被用以搬走屍體以進行集體燒毀的木輪車上,一抹鮮紅又在一片黑白中出現;相比之下,即使小女孩依舊穿著紅色外套,她身上的紅色已變得暗淡。暴力的鮮紅終究釀成死亡,而這次,舒特拉在目睹這幕後,更是幾乎掏盡了一切財產去解救幾千名猶太人;此刻,人性的亮光如同電影中重新點燃的蠟燭。
真實人物Oscar Schindler
電影《舒特拉的名單》的原著原是改編自二戰時期的真人故事,故事中的舒特拉為了心中的「善」而散盡家財。戰爭後他回到了德國,並依靠猶太人救援組織的援助金過活,破產後雖又嘗試經營更多行業,卻沒有成功,直到1974年因病逝世。至今,世界各地仍有不少曾受他幫助的猶太人後裔紀念這位戰爭英雄。
Cover Image: 《舒特拉的名單》劇照
為你推薦
DESIGN: CONI.L/HOKK FABRICA
19 May 2019,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