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活着,會否多少也有牽繫心頭的苦痛和秘密相隨,因為不可以讓人知見而把最親密的人都拒諸於心門外,默默自己獨自承受……看過電影《 不存在的女兒 》(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 後不免會有所感慨。

故事開初發生在60年代的一個大雪夜,身為醫生的David親自為妻子Norah接生雙胞胎,卻發現其中一個女嬰患有唐氏綜合症,繼而憶起唐氏綜合症的妹妹在自己十二歲那年死去而使母親深受沉痛的打擊,David為免妻子重覆母親昔日的痛苦便叫女護士Caroline把女嬰送走,並對Norah說女嬰夭折。
Caroline不忍心偷偷把女嬰接收並改名為Phoebe,獨力將患有唐氏綜合症的Phoebe撫養成人,並把她視如親女般照顧。Phoebe殘缺的心智在充滿愛的環境裏成長得到完整快樂的人生。而另一邊廂,Norah多年來因失去女兒而抑鬱,沉迷酗酒、有外遇,兒子Paul失去家人的關愛而反叛,David則深陷自責與內疚之中,終日揮不走死去的胞胎妹妹的夢魘,一家人貌合神離。


若拉闊去看,這一切都源於愛,David對太太的愛,令一個家庭變成充滿憤恨和愧疚,但一步之隔,愛卻令另一個家庭得以完整和諧。
在David的家庭,Phoebe的「不存在」,儘管他們的家庭結構完整、身心正常健全,其實心靈卻比Phoebe以及她們一家更見陷落,突顯了兩個家庭的健全和諧與破碎失落的反差。
David用一生的愧疚來贖一生的罪孽、磨去人生,活着是折磨,也是多餘。形同虛設的肉體就一直擱着,掉失靈魂,等待枯爛終來的一天,這樣的活着其實比死更難受。



完整與缺陷、和諧與憤怨、快樂與失落、擁有與缺乏的對比,活着是否滿足、快樂很多時候是取決於我們的價值和角度。Phoebe雖是David的女兒,其實也似是延續David妹妹的生命,在充滿愛和快樂的環境活出燦爛的人生,而在照顧Phoebe的同時,反而令Caroline變成獨立、堅強的女人,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其實也紓解了David心內的鬱結,令他從過去成長的陰影之中釋懷,也打破了他所認為唐氏綜合症人必是帶給親人悲痛厄運的人生。
修復一段破碎的關係固然不易,尤其當牽涉到愛、家庭、命運、生命、存在意義的問題時就更加複雜。一個梗心的秘密讓親情和愛從手中溜走,以為是電影的戲碼和情節?其實也可以是人生的一道勸勉,提醒我們活着不要忘了開放心靈與自己對話,與愛你的人敞開心房溝通,雖然不會免卻所有人生的苦痛與罪過,但內心至少有一扇可以讓你釋放的窗口。
Original cover image via mubi.com
29 September 2016, 6: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