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ng Change:當簡約碰上可持續時尚,這個紐約品牌 ÖHLIN/D 就此誕生!

HF Crewon February 10, 2017 at 12:00 am

對普羅大眾來說,可持續或者是個苦悶無趣的話題,而對設計師而言,它彷彿是個高風險承諾。能夠肩負起社會責任,願意投放金錢時間的品牌,的確為數不多。於是,這場「無把握的仗」變得更少人上陣,有的更戰死沙場。縱使有人視可持續為時尚界的殺手,但這對拍檔卻未曾恐懼過,更創立了有趣俏皮的紐約品牌 ÖHLIN/D!

ÖHLIN/D
Photo via Fashion Pulse Daily
Photo via Garmentory
ÖHLIN/D
Photo via ohlin-d.com
ÖHLIN/D
Photo via Fashion 360 Magazine

原本從事金融界的Anne Deane,一直有著豐厚收入,生活更是無憂無慮。但一次的拉丁美洲之行,讓她無意中了解到製造業的可持續問題,更觸發起成立品牌的意慾。在訪問中她說道:「I never thought I would get into fashion, but I always had a desire to create change.」(譯:我從沒想過會進入時尚界,但我總渴望著創造改變。)這種尋新多變,令Deane聯同造型師好友Jacob Park於2013年成立可持續品牌ÖHLIN/D。

起初,身邊人也不看好這類品牌,更視為「燒錢」行為。Deane記得剛成立的ÖHLIN/D,工作室只得50平方英尺,服裝更需在秘魯的某家小型女工廠製作。當時因資金問題,令品牌只能有少數產品使用高品質的手工針織技術。面對如此處境,不但令Deane及Park感到孤獨渺小,更擔憂自己做錯決定。但在今日,「可持續」的陣營已漸漸擴大,更成為了時尚界的流行走勢。在這條奮鬥之路上,他們發現愈多同路人加入,而且品牌現時90%的服飾也使用全針織設計!

在Deane的腦海裡,一個夢想品牌不該重視美麗,更應該保持道德意義,就如服飾也不僅是掩蓋身體之物一樣。因此在注重高品質的同時,品牌也肩負起社會意識責任,主張不傷害環境及動物。

I believe fashion choices should reflect and uphold our individual values and mirror who we are as a people.

(譯:我相信時尚的選擇應該反映及堅持我們的自身價值觀,以反映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 。)

ÖHLIN/D
左:Photo via theassemblist
右:Photo via fashionista
ÖHLIN/D
Photo via thestyleline
ÖHLIN/D
Photo via theassemblist

以日本的動畫文化為靈感元素,加上俏皮的「新簡約」主張,令ÖHLIN/D洗脫了可持續品牌一貫的手工藝感,瀰漫著活力青春的氛圍。這種標誌性的設計,其實是他們對時尚界的一個小小反抗。雖然,市面上有愈來愈多大膽前衛的視覺品牌,但整體的接受度仍然相當不足。為了彌補這個缺口,Deane與Park卻巧妙地以簡約風為切入點,並打破以往的刻板印象──它不一定是黑白灰配色,或是簡單剪裁,甚至沒有圖紋效果。反而,ÖHLIN/D崇尚的簡約可以搞怪繽紛,甚至加入搶眼的視覺剪裁。

ÖHLIN/D

ÖHLIN/D
Photo via wwd
ÖHLIN/D
Photo via whowhatwear

作為半新晉的時尚品牌,兩人從未鬆懈過,更希望在時尚及社會層面提出更多的革新。不過,許多業內人士卻非常不屑這類年輕品牌,更認為這班入世未深的設計師,經驗根本不足,但卻急著突破。對於這個指控,Deane與Park認為說法過於主觀。一個自由多元的時尚界,不應被任何資歷階級所控制。只要你有一顆想創新的心,又有一個周詳健全的計劃,那所有人也有能力去顛覆傳統。

除了俏皮活力的簡約時尚外,他們每季也會邀請不同的新晉藝術家合作。通過這種同代交流,品牌嘗試把藝術和時尚結合,打造有趣輕鬆的造型。

ÖHLIN/D
左:Collaborate with Sam Stewart in FW2016, Photo via wwd
右:Collaborate with Nathan Qualley in SS2016,Photo via ohlin-d.com
ÖHLIN/D
Collaborate with SavannaBarrett in FW 2015, Photo via SavannaBarrett.com
ÖHLIN/D
Collaborate with Jenny Tsiakals in SS 2015, Photo via joeygeorge.format.com

在時尚界,創造力是個不可或缺的元素。表面上,它是自由美麗的推動力,但也可以是邪惡的操縱力。在各種競爭下,創造力可能會因為利益而變質,甚至變成賺錢工具。在Deane與Park的角度,當代時尚不可一味地以利行頭。在尋新之時,設計師也應付上社會責任,做一個有承擔的「創造者」!

ÖHLIN/D
Photo via thestyleline

Reference:Harper’s Bazaar, The Style Line, The Assemblist

TEXT: MABEL W / HOKK FABRICA
DESIGN: YUKI L / HOKK FABRICA

這些設計師,希望用時尚帶來改變。閱讀更多:
《難民也可跟時尚連上關係!民族風家居時尚品牌SEP Jordan》
《這條心形頸鍊絕不簡單,它的誕生是為了打破對女性暴力的伽鎖》
《這些首飾背後,是一個女生無條件地幫助學生的故事》

Post bottom banne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