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博物館的次數,不多亦不少。但香港人的「觀展文化」,有時卻比作品更引人入勝。
記得去年,西班牙畫家Joan Cornellà曾在北角舉辦個人展覽。這位出了名的黑色幽默大師,憑著超詭異血腥的畫風,吸引了大批粉絲排隊朝聖。可是,一支自拍棍卻打響了香港人的名堂。
「一場來到,為何不自拍?」
香港對藝術文化的推動,從來也稱不上是積極。只要某些展覽被傳媒輕輕宣傳,大家便會蜂擁而上,把握當文青的機會。自拍,當然成了最強而有力的「藝術證據」。
「#museumday #artist #love #enjoy」
先姑置勿論背後的意圖動機,反正是你的選擇,也沒有尋根究底的必要。但由踏入展館的那刻起,各位的所言所舉,即使當不了「Professional」(專業),也至少能做到「Explorers」(探險者)吧?
對於訪客的數據研究,大多也圍繞著到訪次數,年齡性別或教育水平等層面,以觀察參觀趨勢。但這些數字,真的能體現到參觀性質與訪客質素嗎?因此,數據研究專家John Falk做了一個有趣研究。在《Identity and the Museum Visitor Experience》一書裡,他把訪客類型分為五大類:
Facilitators (協調員):為了照顧及陪伴同行人士,「協調員」大多是指父母,或被說服前來的伴侶朋友。前者的最大作用,很多時是回答孩子們的無厘頭問題,以及防止他們嬉戲喧嘩。後者的「被說服人士」,部分也只是捱義氣前來。至於展覽的內容是什麼,或許看完也不太清楚。
Experience seekers (體驗追求者):體驗追求者,又名湊熱鬧人士。為了收集不同的「景點」,這班訪客希望在最短的時間,看到最重點精華的部分。感覺有點像到紐約要逛逛時代廣場;到大阪要在道頓堀前拍照,到巴黎要參觀鐵塔凱旋門一樣。只要親眼體驗到最有名的藝術,那便足夠了。
Rechargers (充電訪客):在百忙裡擠出半點時間,旨在享受私人空間,被稱為rechargers。當他們進入藝術館後,不一定會觀看展品,反而尋找個人寧靜角落休息。對於所有噪音及擠擁空間,他們是最抗拒的。
Explorers (探險者):對新事物充滿求知慾,更擁有高度的好奇心,喜歡以自己的感官情緒,觀看一件作品。大部分「參觀探險者」,也不喜歡死板結構式的解讀,如導遊及音頻指南等。
Professionals/Hobbyists (專業人士/業餘愛好者):這班為數較少的訪客,一般是博物館專業人士,設計師,教育家或業餘專業人士。除了有一定的鑑賞能力外,更擁有豐富的藝術知識。
Falk所提出的「展館訪客論」,不知你又屬於那類型呢?或許我們當不了Professionals,甚至搞不懂什麼藝術。但與其趁墟湊熱鬧,何不用自己的所感所受,單純去看一件藝術品呢?下次到訪博物館時,嘗試釋放好奇心,更要謹記以下的守則,當一個「藝術探險者」吧!
不要急著在門前、畫廊每個角落打卡擺pose。這裏是畫廊,不是自拍館。
輕聲說話,別讓噪音笑聲劃破寧靜的空間
入場前不妨滴眼藥水或佩戴眼鏡,確保你跟展品有適當距離,也讓其他人有觀看的機會。
牽著伴侶的手,捉著朋友的手臂,甚至握著自己的拳頭,也不要對展品「動手」。
放下你的有色眼鏡,用雙眼細心觀看,用心感受。
請確保自己頭腦清醒,建議Friday Night人士不要進場。
Products featured in cover photo:
Ring: Eternity Hoop Ring from Accessorize | Bracelet: Amelia Sparkle Filagree Bracelet from Accessorize
Source: Falk (2009) Identity and the Visitor Experience. Left Coast Press, Walnut Creek CA. Theopisti Stylianou-Lambert (2009): Perceiving the art museum,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TEXT: MABEL W/HOKK FABRICA
ART DIRECTION & DESIGN: ROSIEROOM/HOKK FABRICA
HAND MODEL: BETTY/HOKK FABRICA
PHOTOGRAPHY: AN AN/HOKK FABRICA
延伸閱讀
31 May 2017, 12:00 AM
HOKK 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Contact us | 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